杨涛: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关于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生态保护方面总的体会就是,中央从地位、定位、理论指导和具体实施路径,都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战略布局更加明确。”日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杨涛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青藏高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许多,且都很重要,如文化、经济、安全、生态等,但是“七次会”首次提出保护好生态是青藏高原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如何更好地理解“最大贡献”的提出和明确?
杨涛介绍说,“2010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生态保护的要求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生态保护的要求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青海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2020年8月,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明确提出青藏高原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保护好生态。”
对于如何更好地理解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定位,杨涛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中央第五次、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生态定位都是从国家安全上讲的‘生态安全屏障’,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则是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讲的‘生态文明高地’,高度被提上来了。另一方面,第五次和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都是从中国范围内讲,‘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则是从全国的角度,甚至放眼国际,视野就出来了。同时,这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与中国国际责任相匹配。”
作为专门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人员,杨涛对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2005年,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就是‘两山理论’,这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理论。15年来,‘两山理论’在中国得到推广,实践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第五次、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都提出了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具体举措和原则性要求,如‘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但是在‘理论指导’上仍相对不足,没有在理论上指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这个协调的方向,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我们增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可以实现。”
当前,西藏虽然实现了精准脱贫,但是还面临巩固脱贫成果的巨大压力,还是中国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中的薄弱地区;西藏承担着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重任,保护生态环境极具外部正效应,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从经济与生态的角度,中央都有责任延续对西藏的支持。杨涛总结道:“生态保护要实现路径的与时俱进。一是要更加注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手段,突出强调科学考察工作,重点抓住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风险;二是要正确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之间的暂时矛盾,提出生态民生的想法,并要完善补偿方式,推动建立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机制。”(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智霖 陈浩力 受访者杨涛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共建共治共享:构建“三江上游”流域生命共同体
10月11日,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上游藏川滇青邻省五市(州)生态环境系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论坛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召开。[详细] -
【中国梦•西藏故事】“生态红利”普惠新边民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边境乡镇,各族群众在守土固边的同时,也守护着雪域高原的绿水青山。[详细] -
西藏首次发现白灰蝶,生态系统多样性持续向好
日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其他主要传粉昆虫科考分队”在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采集、拍摄到一种西藏没有记录的蝴蝶,经过国内著名蝶类专家鉴定为灰蝶科白灰蝶属的蝶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