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天,西藏少年】让薪火代代传承 “我要向他们敬礼!”
编者按:凛冬离去,年节余温尚在,春风即将和着新年的快乐随即而来,让一切变得生机勃勃。最美好的年华,要去做美好的事,吾辈少年当仁不让。西藏的少年,正向着春天成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为梦想和明天储蓄智慧和力量,加油让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不负春日好时光。
中国西藏网讯 “革命先辈们为了让我们过上好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我们,我要向他们敬礼!”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边境县学生赴北京参观研学活动的22名中学生中的扎西平措郑重其事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礼。
图为扎西平措(左)和同学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礼 摄影:王茜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虽然时代变迁,烽火已昨日,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们更加应该读懂百年党史这本教科书。
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但在此次研学中的活动让孩子们将书本上的知识付诸实践。在首都北京这样拥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方,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清华校史馆等,都是学生成长的社会大课堂。在长达一周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在老照片中、历史文物中、发黄的书信报纸中,与先烈们隔空对话,真切感受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史,体会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每个人都与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产生心灵的共鸣。
图为研学团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 摄影:王茜
走出毛泽东纪念堂,仓决老师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泪水,感慨道:“我们都熟知那一段历史,都感激毛主席为西藏所做的一切。这份心意也要教给孩子们,他们也应该好好学习红色历史。”
吾金曲加说:“去了毛主席纪念堂,感受到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贡献。”
其美次珍说,自己在毛泽东纪念堂看到了很多珍贵的物品,也了解到更多还没学到的历史。“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太阳,也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永远会牢记您的恩情。”
次片老师在纪念堂的留言板上写道:“感谢伟大的毛主席使西藏人民得解放,毛泽东思想万岁!”
图为研学团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 摄影:王茜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研学团的孩子们紧紧跟在讲解员身边和很多来自北京的学生们一起聆听着党的波澜壮阔百年奋斗史。
扎西平措指着圆明园兽首告诉同学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轻轻地又坚定地说:“它们是我们国家的啊!”他坚信是因为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日益强盛,我们的国宝才得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图为扎西平措为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兽首的历史 摄影:王茜
扎西卓玛在日记中写到:展览陈列的照片像是见证者,诉说着曾经的荣辱兴衰,我沉浸在讲解中,感受到他们真切的存在。
同学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在展馆用手机、用眼睛、用心灵记录着历史的痕迹,让这段时光里充满着热烈的红色印记。
图为研学团师生参观清华校史馆 摄影:王茜
进入心心念念的清华大学,最先吸引同学们的是校史馆。在了解过清华从建校到如今的历史,洛桑克珠说,“我看过很多历史的讲述里,知道了我们的先烈们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侵略者是件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他们付出了很多。将来我要好好学习,建设美丽的家乡。”在校史馆的印章桌,他拿起一枚印章,小心翼翼在白纸上拓印。他说,“这是闻一多的(印章),我们学过关于他的课文。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图为研学团孩子扣印闻一多印章 摄影:王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路上的点点滴滴在将爱党爱国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名少年的心中,让他们收获信仰的力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如其美次珍说的,“我们拍了很多照片,还跟自己的同学、家长分享了很多活动内容。作为牧区的女孩,我要对国家和学校说一声谢谢,让我们有机会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学习丰富的知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王佳豪 陈浩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向春天,西藏少年】听文物说话 “打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走进博物院,就像打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道门缝都能透出历代的繁华与沉寂,让人陶醉在历史长河中。”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边境县赴北京参观研学的学生之一其美次珍,在日记中写道。[详细] -
【向春天,西藏少年】在天安门看升旗“难以言表的激动和感动”
“我们来自西藏,我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特别激动,特别开心,特别感动!”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边境县学生赴北京参观研学的22名学生激动地挤进老师的手机镜头高声喊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