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涉藏动态

三江源头重点贫困村的绿色脱贫之路

鲁丹阳 蒲积芳 发布时间:2020-07-08 16:3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三江源头重点贫困村的绿色脱贫之路
资料图为今年5月12日,达英村召开虫草采集管理工作动员大会。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供图

  7月初,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进入了冬虫夏草采挖末期。27岁的杂多县莫云乡达英村脱贫户尕松揣着挖虫草赚的3万多元钱带着妻子来到省会西宁看病。

  “我和妻子阿吉都有结核病,以前家庭条件不好,我们就在当地的医院看病,吃些藏药。”达英说,参加了精准扶贫医保政策后,和妻子来西宁看一次病花一万多块,自己只用掏一千多。

  达英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源头重点贫困村,也是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对口帮扶的村子。全村474户,1879人;贫困户数量却高达254户958人。

  今年6月底,达英村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脱贫攻坚第三方抽检评估,摘掉了“穷帽子”。

  据国家税务总局玉树州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玉树州杂多县莫云乡达英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华介绍,过去的达英村牧民主要是以牧业生产和采挖虫草为生。


资料图为青海省税务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赴达英村捐赠物资。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供图

  “我们家没有草场和牦牛,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园管护员。现在我们一家四口人搬到了县城的集中安置房里,以后两个孩子上学就方便多了。”尕松说。

  在达英村,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作为国家公园管护员的21600元国家补贴,村民不定期赴所管辖的林地或草山进行垃圾清扫、养护植被、清理水源等工作。

  从2015年开始,达英村的175户村民陆续搬到了杂多县城,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有37户,这些搬迁户通过打工挣钱、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走上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脱贫道路。

  “达英村原来很多人家没有电、更不要说通网了,现在搬迁至县城的居民全部通了电和网,留在原址的79户居民也覆盖了太阳能、架上了电信通信网,这样的日子是大家做梦也不敢想的。”吴华感叹说。

  今年42岁的脱贫户多加义祖祖辈辈在达英村过着游牧生活,2018年,他们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杂多县城分到了80平米的房子,过上了有房住、有电照、有工打、有学上的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党委筹集资金在达英村先后修建了查曲河中桥、巴曲河中桥、尕曲河中桥三座中型桥梁,惠及达英村三个社355个牧户,1412人。

  解决了村民的住房、通电、修路等生产生活问题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把脱贫重心放到了激发内生动力上。

  “我们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实效,并在达英村大力落实劳动力技能促就业计划、雨露计划和农民工培训等政策。”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党委书记、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谷剑锋说。

  目前,在达英村形成了以牛羊养殖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集体经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世俊表示,未来达英村计划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运作机制,盘活贫困农牧区资源、资产和资金,进一步激活村民致富源泉。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