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成都高新区数字赋能“传帮带” 铸牢德格脱贫“健康防线”

发布时间:2020-11-19 14:55:00来源: 四川日报


成都高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队在德格。(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11月12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麦宿镇。初冬时节,气温已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却挡不住当地农牧民群众接受义诊的热情——成都高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队一行,正针对高原常见病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分诊、检查、问诊、健康生活指导……据不完全统计,当日共有115人接受相应的诊疗服务。

  “麦宿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以前老百姓就医环境较差。”麦宿镇卫生院院长降拥说,受益于成都高新区长期的医疗对口帮扶,当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质量提升明显,老百姓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2012年以来,多批成都高新区医护人员奋战雪域,致力于保障德格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留下了一个个成都好“门巴”(指医生)的动人故事。

  着力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医疗帮扶带给群众切实获得感

  2020年初,成都高新区新一批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队的12名队员来到德格县,助力脱贫奔康“冲刺之战”。近1年时间里,工作队为当地群众开展各类高原疾病诊疗、筛查2.5万余人次,开展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162次,开发新技术、新业务34个,为德格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6月,已有31周身孕的德格县柯洛洞乡色巴村村民昂翁巴姆被蜱虫咬伤,出现全身发炎等症状,到德格县人民医院就医。来自成都市西区医院的詹平医生接到病人后,迅速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商定诊疗方案,果断采取抢救措施,帮助昂翁巴姆顺利诞下一名女婴。

  7月4日,在温拖乡牧区的民房里,牧民俄桑拉姆因早产未及时就医,情况危急。成都高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医生李建华也通过与帮扶医院的远程会诊,及时开展救助。经过4个小时的紧急救治,最终母子平安。

  守护,在危急时刻,更在日常生活中。

  在德格县阿须镇卫生院挂职的龚旭华医生,将当地的影像诊疗业务开展起来,患者不必再奔波上百公里到县城进行检查,目前已服务农牧民群众380余人次。挂职德格县麦宿镇卫生院的唐学栋医生于今年7月份筹备建立儿科门诊,并引进TDP(红外线波)照背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新技术。同时指导严格儿科规范用药,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做到安全、有效用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成都高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队全员主动请战,勇敢逆行,奋战医疗卫生一线,留下许多动人瞬间——

  在零下10余摄氏度的露天环境中开展排查,手掌严重皴裂。

  在风雪中彻夜值守,靠体温将受冻无法使用的温度计捂热。

  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只为兑现从医时许下的守护生命的承诺……

  在成都高新区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德格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着力“授人以渔”,培养本地人才“传帮带”为德格留下好“门巴”

  今年7月,德格县医疗队伍迎来一年一度的执业(助理)工程师技能考试。成都高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队将报名的医护人员组织起来,针对性开展考前培训,成效初显——参训人员中,6名顺利通过操作考试,为取得职业资格奠定基础。

  挂职马尼干戈镇卫生院的刘芳医生和李唐医生带领“徒弟们”开展高原常见病精准医疗服务,指导大家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合理规范用药,学会使用血电解质检测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今年,刘芳和李唐共同指导的徒弟白玛青措经过培训顺利通过笔试,获得了执业资格。“这次培训,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白玛青措说,“老师还强调,大家一定要多操作、多实践”。

  “一年来,共开展学术讲座155场、业务培训167次,基本是线上完成。”成都高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张颖聪说,在2019年开展远程教学基础上,工作队深挖德格县卫生系统线上培训潜力,数字赋能“传帮带”工作,成功实现远程会诊和教学共享,并将远程教学深度融入工作,推动人才和技术要素在成都高新区和德格县的对口帮扶工作中有效流动。

  在德格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挂职的黄新成医生,通过与同事一道深入研究探讨,成功发明可移动式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可有效解决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呼吸器脱离的问题。目前,该项技术已申请专利。

  从传染病、高原病的有效防治,到新技术在当地的成功应用,从相关工作制度的建立,再到急难险重的救治现场,成都高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的身影,镌刻在德格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奋进路上。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