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为林(草)长制“加料” 合力护绿柴达木盆地
图为海西州委书记、州总林长王定邦在动员会上讲话。 李隽 摄
5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获悉,该州审议通过了《海西州推行“林(草)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工作方案(试行)》和《海西州推行“林(草)长+河湖长制”联动机制工作方案(试行)》,在建成州、县、乡、村四级林(草)长制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加料”推进,进一步形成合力“护绿”柴达木盆地。
青海省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青海省区域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州,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32.58万平方公里。
“全面推行林(草)长制,不仅要在增加绿色总量上下功夫,更要在守护绿水青山上见实效。要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确保现有林地面积不减、草地面积不退,不断提高生态资源质量和生态保障能力,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园。”海西州委书记、州总林长王定邦4日在该州林(草)长会议暨国土绿化动员大会上说。
图为大会现场。 李隽 摄
2022年,海西州积极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长效机制,建成州、县、乡、村四级林(草)长制组织体系,全州共设立637名林(草)长,4801名生态管护员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林草资源管理全域覆盖。2022年该州共发布林(草)长令13次,各级林(草)长累计巡林巡草7760次,解决基层林草事业发展问题254个。
该州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措施,大幅增加林草植被,提高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同时加快推进重大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步伐,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采取人工种草、黑土滩治理、鼠虫害防治等措施,持续增加林草植被,恢复和提高各生态区生态功能。
2022年,海西州共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面积10.96万亩,完成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38.5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02.71万株,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1个。全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5.6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沙化程度逐步降低。
今年,海西州将推行“林(草)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和“林(草)长+河湖长制”联动机制,努力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从完善基础数据、基层队伍等方面不断夯实林(草)长制工作基础,推动林草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年内完成国土绿化任务24.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9万亩,沙化土地治理20.3万亩。完善林草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高质量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6万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祁连山腹地斑头雁赤麻鸭欢聚一“塘”
斑头雁是中国青藏高原地区较为常见的夏候鸟,广布于青藏高原大小湖泊中。[详细] -
生态保护难题倒逼模式创新
2022年2月,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在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区域、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试点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跨区域公益检察保护机制。[详细] -
气温回暖 候鸟蹁跹
在纳帕海湿地过冬的候鸟陆陆续续开始迁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