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隐退江湖”多年,细尾鮡为何重现澜沧江?

发布时间:2023-12-22 10:05:00来源: 青海日报


青藏高原特有鱼类细尾鮡。


人工繁育花斑裸鲤。


在澜沧江上游开展水生生物资源调查。


农牧执法人员检查水产品市场。


巡护队伍开展日常巡护。


增殖放流为高原土著鱼类的种群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3年8月,一则来自三江源的消息引起了生物学界的高度关注——8月8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农牧综合执法部门,在澜沧江上游扎曲河流域囊谦段进行鱼类资源调查监测和种质收集,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细尾鮡上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还是在40多年前。此后,它被认为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甚至已经灭绝。

  那么,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40多年后,细尾鮡为何能在澜沧江源头地区重新现身?它的再次出现又意味着什么?

  高原水域生态的“晴雨表”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拥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由于青藏高原的水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为高原水生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条件。青海的水生生物资源丰富,部分土著鱼类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属于珍稀的物种资源。青海土著鱼类的存在也为青藏高原成为国际珍稀水禽繁殖栖息地和中转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相关记录显示:目前已知青海省有土著鱼类52种(亚种),两栖类9种及数量极为丰富的水生植物、经济藻类、甲壳类、古老光合细菌等。

  细尾鮡,俗称“石爬子”,为青藏高原的特有鱼类,是澜沧江流域唯一肉食性底栖原生鱼类,属于鮡科鱼类。据《青藏高原鱼类》一书记载:细尾鮡的外观很特别,它身体细长,呈纺锤形,没有鱼鳞片,体色为程度不同的褐色;它的头平且扁,是全身最大的部位;它的眼睛非常小;口大且斜,鼻须和眼睛很近,同时颌须又和腮孔很近;头以下的部位越来越细,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它的生存情况能够间接反映水生生物资源量,是一种生态指征物种。

  “细尾鮡分布范围窄,对栖息地的水质要求极高,物种数量少,因此对它们的研究相当有限。除20世纪70年代初的少量记载外,过去40多年间一直未被监测发现。我以前只在书本资料中见过此鱼,这是第一次在现实中亲眼见到它。”此次发现细尾鮡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凯告诉记者。细尾鮡因其数量少,被认定为极度濒危物种,甚至很长时间内被认为已经绝迹。这一次的监测发现,不但弥补了目前关于细尾鮡的科研空白,更是为澜沧江源头生态环境良好提供了有力证据。

  而在此次鱼类资源调查监测和种质收集中,还发现了其它几种本地稀有鱼类——前腹裸裂尻鱼、澜沧裂腹鱼、光唇裂腹鱼、裸腹叶须鱼及高原鳅类等常见土著鱼类。“这些鱼就像是这片水域的‘晴雨表’,它们的存在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三江源地区水质变得更好了。尤其是近年来在禁渔令的作用下,该地区的水域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善,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消息。”赵凯表示。

  鱼类栖息环境逐年改善

  为了保护三江源的野生鱼类资源,青海省各级政府部门下足了功夫。

  早在2020年9月,玉树州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强玉树州境内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管理工作的通告》,禁止在玉树州境内长江干支流(楚玛尔河、当曲河)及所属湖泊,楚玛尔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烟瘴挂峡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玉树州境内黄河、澜沧江范围内,进行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和垂钓等等。

  青海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长江青海段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长江流域青海段禁捕通告》《青海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效果评价办法》等各项政策法规,严格落实禁捕管理各项举措,积极开展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及渔业水域环境监测。

  从2007年起,青海省就加入了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连续对三江源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陆重要流域青海湖、黑河及沿黄重要养殖水域实施监测,基本摸清了全省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分布和现存状况。2021年起青海省正式对长江青海段鱼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等开展具体分析;首次针对楚玛尔河和玛柯河的鱼类进行调查,调查区域涵盖了有鱼类历史记载的区域和尚未开展过调查的区域;首次结合保护生物学理论划分了长江青海段鱼类多样性保护单元,并初步形成了《长江青海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报告》《长江青海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名录》等重要成果……

  2022年,首次在长江流域玉树段监测到消失30多年的黄石爬鮡和中华鮡。2023年,首次在澜沧江流域青海段监测到消失40多年的细尾鮡。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长江流域青海段有鱼类21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Ⅰ级的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Ⅱ级的1种,列入省级重点水生生物保护名录(2003年)的3种。黄河流域青海段有鱼类2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Ⅱ级的4种,列入省级重点水生生物保护名录的6种。澜沧江青海段有鱼类8种,其中,列入省级重点水生生物保护名录的1种。

  青海省相关科研专家多年来对三江源区重点水域水生生物环境水质的监测证实,长江源区青海段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长江水系的长丝裂腹鱼、齐口裂腹鱼等珍稀鱼类得到了全面保护,鱼类的完整性和物种的栖息环境逐年改善。野生珍稀土著鱼类种群逐步恢复,有效维护了江河生态平衡。

  独特的亲子教育

  三江源地区鱼类的保护离不开当地牧民的参与。

  群生是玉树州杂多县的一名生态管护员。“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江边上,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保证这里的一切都‘健健康康’。”2021年,群生加入新组建的杂多县长江、澜沧江禁捕渔政协助巡护队,负责开展日常巡护、禁捕监督等工作。不仅如此,在孩子们放假的时候,群生总会带着他们实地巡护长江,捡拾垃圾,这也成为了群生一家独特的亲子教育活动。长江里都有什么鱼,为什么要保护长江,怎么保护长江……在群生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对长江有了现实的认识。2023年,群生所在的渔政协助巡护队荣获农业农村部“2022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二等奖。

  作为母亲河源头地区,近年来玉树州不断加强渔业渔政巡护队伍建设,组建“护渔员”队伍,把沿江乡镇数百名对长江水、长江鱼有很深感情,了解长江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情况的草原生态管护员(志愿者)转化为巡护员。这些巡护员不允许任何人在江河边捕鱼,一旦发现有人撒网就会出来制止。即便是渔业监测人员,也要由当地干部专程陪同,邀请群众向导后,才被允许采集鱼类样本。截至目前,玉树州沿江1市4县26个乡镇共组建了5支长江禁捕渔政协助巡护队伍,由536名队员组成。

  年近六旬,家住玉树州玉树市安冲乡来叶村的村民桑丁加措对近年来生态保护产生的变化感受颇深:“我每天都能看见巡护人员在通天河边巡逻。通过巡护员引导和宣传禁捕政策,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这几年通天河的水质也越来越好了,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鱼。”在桑丁加措看来,作为三江源头的儿女,大家都有义务和责任守护好这片土地。

  在全域禁捕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玉树州长江流域有历史记录的鱼类在近年来的调查中绝大部分被再次发现。据调查统计,玉树州境内现有鱼类20余种,多数为我国特有的高原珍稀鱼类。

  放流土著鱼类1700万尾

  2015年,为了保护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环境,规范放生行为,玉树州农牧部门特向大众发出倡议,在境内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不放生任何外来鱼种,以保护生态链安全完整。

  青海省三江源区是珍贵的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和高原生物基因库,三江源区的水生生物多数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青海省除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点水域加大保护之外,还对玛柯河及其支流等重要渔业水域、水系实行重点保护;规定玛柯河及其支流为常年禁渔区,并设立玛柯河种质资源保护区。明确规定在青海湖及其附属水系以及扎陵湖、鄂陵湖、星宿海水域设立禁渔区。目前青海省共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4处。

  同时,青海省设立了多个土著鱼类的保护中心、救护中心和增殖站,如青海省川陕哲罗鲑保护中心、青海省裸鲤救护中心、青海省苏只水电站鱼类增殖站及青海省积石峡水电站鱼类增殖站,逐步加大对当地土著鱼类的繁育和保护力度。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当地常见土著鱼类进行人工繁育研究及增殖放流工作。自2009年起,先后开展了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鱼、极边扁咽齿鱼的人工繁育、规模化育种和放流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每年开展土著鱼类的增殖放流工作,累计放流花斑裸鲤、重口裂腹鱼等1700万尾,填补了国内空白,为长江、黄河流域土著鱼类资源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20年起,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长江特有鱼类小头裸裂尻鱼的人工驯养获得成功,并持续在黄河、长江干支流进行小头裸裂尻鱼、裸腹叶须鱼、厚唇裸重唇鱼和拟鲇高原鳅等野生鱼类采捕和驯养试验,为进一步探索野生鱼类的驯养和保种及后续繁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青海地处高海拔的三江源,很多高原土著鱼类原本就数量稀少,再加上其本身对生存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因此,它们就成为显示生态优与劣、环境好与坏的“晴雨表”。当捕捞行为增加,或者水质变差的时候,它们的个体数量就会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而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捕鱼行为被禁绝,江河水质良好的时候,其数量自然会增加。

  细尾鮡无言,但它们用“重现江湖”的方式,为当地政府、群众和科研人员的环保行动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亮出了高分。

  澜沧江浩浩荡荡从高原奔流而下,流出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最后在越南流入南海,完成了它的跨国之旅。从涓涓细流成为国际大河,它不仅造就了流经地域的万千风貌,也孕育了沿岸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源头之地,青海一直以确保一江碧水奔流去为己任,为推动国际河流的治理与保护贡献着智慧与力量。愿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万物……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