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昆仑山下的钢轨“抛光师”

发布时间:2024-04-07 08:44:00来源: 新华社

  进入4月,昆仑山上仍被白雪覆盖。1日一早,在昆仑山脚下的格库铁路格尔木至格尔木南上行联络线区间防护栏外,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重点维修车间的8名职工正仔细地检查装备,为稍后的钢轨“抛光”作业做好准备。

  “所谓抛光,其实就是打磨钢轨上的磨损伤痕,钢轨经过打磨后,不仅能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也能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重点维修车间钢轨修理专班工长张富栋说,每次打磨看似全靠机器推动,其实对操作员的技术要求很高。操作员不仅要熟悉打磨机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还要根据钢轨的磨损情况,选择合适的打磨角度和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精准下刀、精确打磨,对损伤的道岔尖轨、基本轨、辙叉及钢轨轮廓等实施精细检修,消除钢轨隐患。


铁路职工操作机器打磨轨道。(受访单位供图)

  “今天的作业是‘鱼鳞伤’打磨修复廓形,大家要规范佩戴防护用具,打磨前方不得站人……”临上道前,张富栋又跟工友们叮嘱了一遍注意事项。

  14时整,“天窗”命令下达,按照分工,工人们两人一组,将四台打磨机抬上线路,放到作业位置快速启动。刹那间,线路上机声轰鸣、火花四溅,随着砂轮的飞速旋转,钢轨上的“肥边”“鱼鳞伤”等损伤隐患被一点点打磨平整。

  “下刀,两度,再下两度。”操作员贾汝鹏推着打磨机缓缓匀速前行,他不断调整砂轮片的角度和高度,眼睛紧盯着砂轮与钢轨的接触点,仔细观察火花变化。每打磨完一处,他都会摘掉手套,用手指在钢轨上反复触摸,用指腹的触感来检查钢轨打磨后的状态,再俯身观察砂轮与轨面打磨后的印记,直至钢轨表面的凹凸完全消除,轨面光洁如新。


铁路职工操作机器打磨轨道。(受访单位供图)

  “一定要按钢轨廓形下刀,下刀位置、打磨距离、砂轮转速都要准,行走、打磨要匀速,推拉、抛光要平顺,不能操之过急。”张富栋俯下身子查看着钢轨打磨进度,也给年轻的操作员提出改进意见。“抛光”的效果全靠师傅们手把手教出来的“手艺”,“老带新”是铁路养护职工们提高作业技术的重要方式。

  贾汝鹏点点头,按照张富栋的建议慢慢操作。火花飞溅,这位年轻的操作员鬓角渗出细细的汗珠,停下机器,原本有明显不平的钢轨变得光滑平整。张富栋摸了摸刚刚打磨过的钢轨,转身给贾汝鹏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钢轨打磨任务结束。打磨后的钢轨表面平顺光滑,在高原明亮的阳光下,像两条熠熠发光的白色光带,笔直伸向远方。

  截至2023年底,格尔木工务段钢轨修理专班累计完成辙叉心及翼轨打磨237组、“肥边”打磨7236米、“鱼鳞伤”打磨6354米、廓形打磨4235米,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藏铁路上的巾帼养护师

    在工作中,马婷注重创新,为解决120控制阀配件容易错装的问题,通过技术攻关,她和小组成员共同研制了120阀配件辆份配送盒,提高了120阀组装质量。[详细]
  • 高原“镖师”跨越千里运送钢轨

    高原“镖师”跨越千里运送钢轨
    日前,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换轨车间610米重型长轨车队,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管内河口南站装载的24根500米长轨,在乌鲁木齐局管内乌拉泊站卸载,完成了“千里运送钢轨”的首站任务。[详细]
  • 青藏铁路最后的“变轨师”

    “说白了,扳道员是一个熟练工种。”王光华说。他认为扳道员需要的不是高超的技能,而是强烈的责任心。如果道岔的位置没有扳到位,列车变道时候就可能受到挤压,发生事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