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空气清新,两岸的树林里传出啾啾鸟鸣,黄河水在这里转过一个大弯,缓缓向东流去,在水流平静的河湾上,正在施工的浅蓝色钢拱桥倒映在水面上,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共同构成一幅和美画卷。
这里是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和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项目施工现场。作为川青铁路全线重点桥梁工程之一,尖扎黄河特大桥也是我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
“尖扎黄河特大桥总长1596.2米,主桥为141米+366米+141米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拱顶距水面130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负责施工的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川青铁路项目党支部书记瞿小荃说,这座尖扎黄河特大桥横跨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施工过程中对环保的要求极高。
这是9月5日拍摄的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浡 摄
“之前的设计可不是这样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尖扎黄河特大桥总设计师闫岩指着远处河岸的桥墩说,“之前的设计是需要在黄河里架设主墩,而现在是直接从河岸一跨而过。”
按照原来的设计规划,为了跨越350米的河面,钢桁拱桥的28号主墩需要建在黄河河道内,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船舶在黄河水面上进行杆件运输。
“这样的建设过程对水体的影响很大,不管是杆件运输还是施工吊装都会对水里的黄河特有鱼种造成影响。”瞿小荃说,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黄河上游特有鱼类的影响,参建及设计人员多次调整方案,改变桥梁设计角度,在不改变主跨长度、影响线路最小的前提下将桥墩从水里“移出来”。
“我们调整了约5公里的线路设计,将主墩设置在河岸边,366米的主跨一跨过黄河,施工部门也改变了架设方式,采用拱梁同步架设,杆件通过桥面进行运输,避免船舶在黄河中航行,减少对水生鱼类的影响。”闫岩说。
这是9月5日拍摄的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浡 摄
两架红色的拱上吊机分别在已经架好的两侧桥拱上缓缓推进,这座形似长弓的钢桁拱桥已初具雏形。9月的高原阴雨连连,油漆工韩海涛望了望不远处的桥体,弯下腰给钢构拼接板涂上最后一道油漆。“现在国家对环保要求很高,项目部也一直要求绿色施工,特别是临近黄河区域,为了保护黄河的鱼类,钢构杆件都是在工厂内喷涂完油漆后再运上桥面组装,虽然加大了施工难度,但确保了油漆不会污染到黄河水,黄河里的鱼儿也不会受到影响。”韩海涛说。
细雨再次落下,两岸山水变得更加朦胧,黄河里隐约能看到鱼儿探头呼吸,瞿小荃指着远处河湾的浅滩高声招呼大家:“看!那就是鱼儿最多的地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