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脱贫攻坚实践彰显“中国之治”巨大优势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西藏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之初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怀和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经过艰苦努力,到2019年年底,74个贫困县(区)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脱贫攻坚工作连续4年被中央确定为“综合评价好”,经第三方评估,西藏脱贫攻坚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西藏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和脱贫攻坚重要论述为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我们党治理边疆和建设西藏的宝贵经验,深化对西藏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西藏工作,围绕西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和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坚持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标志,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社会稳定和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施策、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针对西藏环境恶劣、资源有限、生态脆弱、发展滞后等自身难以克服和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中央和各兄弟省市的倾力支持,不仅对西藏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极大丰富和拓展了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西藏发展实际,作出开展医疗人才、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的重大决策,极大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对口支援部委、省市和企业紧盯西藏脱贫攻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输出、人才支援、资金支持力度。2016年以来,累计落实援藏扶贫项目1696个,投资162.7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247个,建成了一大批事关西藏长远发展的重要工程,有力促进了西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力维护了边疆稳定和边境安全、有力促进了西藏和内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
党的领导为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明确要求“使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西藏自治区党委率先建立四级党委“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的扶贫主体责任。率先在全国成立了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组建成立脱贫攻坚政策保障、脱贫攻坚规划设计等11个专项工作组,建立了“自治区负总责、地(市)直管、县(区)抓落实、乡(镇)专干”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务。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党委持续推进“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是立足西藏区情,着眼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长治久安而作出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确保西藏稳定、发展与安全的有力保障。强基惠民驻村工作启动以来,每年选派2万余名党员干部进驻到全区5463个村(居)驻村点,紧紧围绕干部驻村“七项任务”开展工作。驻村干部与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致贫原因,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制定“一户一档、一户一策”贫困户管理制度;持续开展驻村派出单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通过“一对一”精准帮扶方式,实现了结对扶贫全覆盖,累计为农牧民群众增加直接现金收入超过15.1亿元。
“老西藏精神”为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长期以来,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舍小家顾大家,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的西藏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克服异常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自觉将实现人生价值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把创业热情融入脱贫攻坚事业;“特别能战斗”,不屈不挠,练好干事的本领,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不折不扣地把党的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特别能忍耐”,克服松懈心态,将扶贫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落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特别能团结”,以心换心与群众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心无旁骛做细做实群众工作,把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干群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能奉献”,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完成危房改造、步道硬化、通水通电、政策帮扶、民生保障、环境卫生等一系列脱贫攻坚工作,使西藏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从而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西藏的脱贫攻坚,是西藏历史上投入力度最大、动员范围最广、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脱贫成效最为明显的伟大减贫实践,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彰显“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西藏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万金鹏(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自治区行政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三区三州”行】从白糌粑延伸出糌粑饼干、糌粑蛋糕……古荣糌粑为藏族群众打开致富门
糌粑是藏族人的传统主食,从古至今,几乎每天都吃。但就是这种家常食品,如今已成为藏族群众打开生财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详细] -
国网浙江电力向西藏那曲捐赠当地首辆电动汽车
10月22日,在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上,一辆洁白的电动皮卡缓缓驶入那曲市聂荣县索雄乡小学,这是西藏那曲市的首辆电动汽车。[详细]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走“三区三州”探脱贫】蔬菜棚里长出新生活
十几年前,援藏干部发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种植果蔬的优势条件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村民们开始种植与消费蔬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