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坚守巍巍高原 铸就精神高地——中国共产党人“世界屋脊”奋斗影像记

发布时间:2021-07-20 08:49:00来源: 新华网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答卷: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粉碎其妄想“西藏独立”的图谋,完成西藏和平解放;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把铁路修到“第三极”,在“世界屋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这是一连串令人动容的故事: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背女出征,三岁的女儿难难成为进军西藏路上牺牲的第一个“战士”;修建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牺牲;两次援藏后留藏工作的孔繁森,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有16名援藏干部牺牲,仅2020年西藏在岗牺牲的公务员就有60多人,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

  极远、极寒、极苦……他们也是儿女、丈夫、妻子、父亲、母亲……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身躯和高原环境作斗争,用坚守诠释家国情怀,在巍巍高原铸就了精神高地。


这是鲜花掩映下的布达拉宫(2018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这是布达拉宫广场上的鸽子(2018年3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敬爱的爸妈:如果您的儿子在这遭遇不测,请你们不要伤心……在这次地震中,你们的儿子没有退缩,总冲在前头,保护当地老百姓安全,让他们安全转移。”

  这是2015年4月29日,共产党员、边防战士邵明贵写下的遗书。

  字迹虽有些潦草,却情真意切,英勇悲壮。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西藏吉隆口岸成为“孤岛”。人员分批转移,只留下坚守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的21名官兵,其中有11名是共产党员,他们当时写下遗书,以备不测。

  “国门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把口岸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坚守。”这是留守官兵共同的心声。如今,邵明贵依然坚守在吉隆口岸,守护着国门。

  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共产党人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世界屋脊”的恶劣环境搏斗,把一个个不可能踩在脚下。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共产党员、边防战士邵明贵;右上图和右中图为邵明贵和战友在转移地震受灾群众;左下图为邵明贵写下的遗书;右下图为吉隆边防检查站边防战士写下的遗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西藏空气中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左右,是不少人眼中的“生命禁区”。旧西藏阿里的地方政府曾扬言,将不费一兵一卒,单凭高原的恶劣气候,就能把解放军困死在藏北高原。

  但高原的恶劣气候,从未能阻挡一代代共产党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脚步。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发出“此去西藏,我是去给西藏人民当长工的”誓言;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和妻子携手进藏,与年幼的孩子们天涯相思,妻子还因在西藏流产落下终身疾病;进藏部队官兵喊出“吃大苦、耐大劳”的口号,实现了从“三年一换”向“长期建藏”的思想转变。

  数据显示:1951年至1978年,中央从全国调派3万多名干部到西藏工作;1994年至2020年,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援藏省市等单位的9682名优秀干部前来支援西藏建设。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一代代共产党人在西藏牢记初心使命,克服种种困难,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辛,与各族人民一道,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无私奉献青春年华,响应“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号召,共同铸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在采访那曲市安多县原县委书记熊川时,他说:“在安多工作9年,牙齿掉了14颗。”

  目前,熊川患有小脑萎缩、动脉血栓等疾病,常年吃十几种药。熊川说,在西藏没点精神是待不下去的,作为党的干部,早已立下了“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为了执行好党和政府的政策,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身体上的疾病都能克服。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1950年,人民解放军战士跋涉在高山峻岭间向西藏前进(资料照片);右上图为人民解放军战士在执勤空隙为藏族老百姓背水(资料照片,张正模摄);左下图为筑路战士在悬崖绝壁上修建川藏公路(资料照片);右下图为1951年7月,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先遣部队行进在瓦合山上(新华社记者袁克忠摄)。新华社发

  永远跟党走是精神源泉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后我也会积极地学习党章,以身作则、遵守党章、科学钻研专业,决心为党、为人民的幸福,牺牲个人的一切,请党组织考验我吧!”

  已故“青稞博士”尼玛扎西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内容言简意赅,却饱含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

  出身农民家庭的尼玛扎西,幼年曾经历忍饥挨饿。作为西藏第一位藏族农学博士,尼玛扎西一生为青稞而生,为了高原粮食增收,常年扎根在试验田里,培育出“藏青2000”等青稞品种。

  但正值青稞低头吐芒时节,2020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尼玛扎西55岁的生命。把生命留在雪域高原的共产党员名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


青稞研究专家尼玛扎西在试验田内观察青稞长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雪山处处埋忠骨,壮志未酬誓不休。

  青藏公路建设的指挥者慕生忠,是1933年入党的老党员,在铁锹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他曾留下遗言,“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头冲着拉萨的方向。”

  在川藏公路皮康崖险段,当地一个旧贵族曾“预言”,“那是牦牛也爬不上去的皮康崖,除非是神才能在那里修出公路来。”筑路大军说:“我们的战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生命有限,精神永恒。西藏自治区党校教授万金鹏说,川藏、青藏公路通车,青藏铁路、拉林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在人类工程建设史上都是罕见的。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牺牲,这种代价在世界公路修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青藏铁路更是打破了“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的断言。如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高原建设者。

  “这些高原工程建设的奇迹以及背后的牺牲,正是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实践。”万金鹏说。


矗立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将军楼公园内的慕生忠雕像(2014年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这座祖国西南边疆极偏远的乡,四面大山环绕,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大雪封山,是名副其实的“雪域孤岛”。乡干部职工住的楼房没有上下水,只能生火取暖,常常4个多月无法洗澡。

  为什么不离开?乡长扎罗说:“不能走啊!这里是边境,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西藏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广袤的羌塘草原上,不少地方常年白雪皑皑、寒风肆虐,数不清的党员干部以家国情怀耐受寂寞,默默坚守。

  俯瞰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楚松村楚鲁组,蜿蜒的如许藏布江穿过村落(2018年9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俞江,河北援藏干部,阿里地区博物馆副馆长。2016年,曾作为志愿者筹办《梦回古格》大型演出的俞江,被阿里地委点名希望他能援藏。俞江说:“那时候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我爱人不干了。她大哭说,不能去,如果要去,就要一起去。”最后,俞江和妻子双双踏上了阿里高原。援藏期满,夫妻二人共同选择调藏工作。年过五旬的俞江,克服肺泡变大、尿酸升高等病痛,一直为阿里传统文化保护奔走。

  恶劣的高原环境,对于西藏本地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也是严峻的挑战。

  初见安多县政协办公室主任秋加,他穿着宽大的衣服,走路一瘸一拐。直到记者问起他的健康状况,他才脱下鞋子:一双38码的脚不得不穿40码的鞋,“痛风有点严重,脚已经变形了,鞋子小了穿不上。”皮肤黝黑的秋加是安多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就没离开过安多。

  “工作前十年我没有休过假。安多条件虽差,可我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只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服务群众,才能不负组织的期望。”秋加说,现在办公、生活环境好了很多,每年看病还能报销,他和同样在基层的爱人心里很高兴,工作热情饱满。


秋加(中)和他的孩子在整理药箱(2021年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艰苦的高原条件,没能阻挡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2011年以来,西藏已选派20余万人次干部驻村,他们与农牧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

  如今,西藏彻底摆脱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各族群众日子红红火火。

  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这些年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又有老人,很不容易,我对不起你们。以后也没有机会弥补什么了……”

  这是一封丈夫写给妻子的家书:故事主人公是王镇成,1959年响应国家号召,从汕头海关抽调到西藏工作。这封信尚未寄出,王镇成就因车祸殉职,生命定格在29岁。

  纸笔间,透露出王镇成的痛楚与不舍,也是一些党员干部远离家乡亲人、为西藏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

  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让他在艰难中做出必然的选择,这就是服从大局,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把对家人的爱升华为对国家、民族、人民的爱。

  孔繁森,领导干部的楷模。生前,他两次援藏,后又留藏工作。“这是克服了极大困难的。那时候,他的母亲高龄,妻子身体不好,三个孩子尚年幼。”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说,“共产党员的党性,首先在于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到人民需要的地方战斗。”

  学孔繁森精神,做孔繁森式好干部,是西藏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信念的追求。孔繁森那句“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已经成为西藏党员干部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来自陕西的援藏干部、阿里日土县副县长贾冗勇深入牧区,帮助藏族牧民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新华社记者土登摄,1997年11月11日发);左下图为2017年8月3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援藏医生龚晓峰(右)和北京天坛医院援藏医生李家谋在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内查看患者的X光片,进行工作交接(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右图为孔繁森(右)在阿里日土县过巴乡为孤寡老人益西卓玛治病(新华社记者土登摄,1994年12月26日发)。新华社发

  尽管已经退休10多年,回族干部王惠生这个名字在阿里地区仍被口口相传。

  1950年出生的王惠生,18岁时作为北京知青自愿支援边疆,到北大荒工作。1981年,他向组织请求到最偏远最艰苦的阿里地区工作,在当地奉献30年直至退休,用行动兑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多名干部群众告诉记者,王惠生出差常常跑去搭班车,禁止家属搭乘单位的“顺风车”;他妻子进藏后,安排一份工作本是容易的事,但他拒绝了,最后妻子选择推车卖菜,一卖就是几十年;单位要给他按副地级安排房子,他不要,仍住在原来的老房子里……

  在阿里,孔繁森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坚强的集体。

  李锋,陕西省援藏医生。2019年援藏时,家人朋友说,那里海拔那么高,那么苦,那么远,能不能不去?“援藏是政治任务,我最后说服了家人。”对于当初的选择,李锋没有丝毫后悔。

  2020年6月19日深夜,一个仓促的电话催李锋迅速到噶尔县人民医院。到达后,地区卫健委书记问他:“你是不是共产党员?现在边境需要外科大夫,你愿意去吗?”作为有着10多年党龄的医生,李锋当即前往。此后的半个多月,李锋在边境为边防战士巡诊。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北京援藏医生王克明(左)在西藏当雄县格达乡格达村牧场为牧民义诊(2021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下图为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广东援藏干部黄南荫(右)与珞巴族老阿妈亚加在一起(2021年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觉果摄)。新华社发

  共产党员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

  平均海拔4800米的那曲市尼玛县,是西藏最艰苦的县之一。2019年7月,中国海油援藏干部付晓宇来到尼玛县,看到当地落后的教学设施,就决心“让学校变个样”。如今,尼玛县完全小学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

  前仆后继,迎难而上。西藏自治区审计厅原驻村干部阿旺卓嘎,生前在墨竹工卡县扎雪乡等地驻村,原本驻村是一年一轮换,可她在基层一干就是4年多,最后牺牲在驻村一线……现在,驻村干部已经轮换到了第10批。

  数据显示,西藏目前共有党员42.6万名,他们正在不同岗位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带领高原人民向着建设现代化新西藏奋进。

  雪域高原的圣洁美景,荡涤着人们的心胸。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崇高品格,让这片高原不断焕发时代的荣光。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玛曲乡党委书记朗卡江村(中)向参加活动的村民讲解如何区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2019年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周锦帅摄);下图为在海拔约5000米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堆瓦村,驻村工作队员贡曲(中)和次仁仓决(右一)给放假的孩子补习功课(2017年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新华社发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