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活力

郭君平 发布时间:2018-08-08 09:07:00 光明网-《光明日报》

【财经论语】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

当前,各类人才短缺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点: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农业农村专业人才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在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公共发展以及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核心人才匮乏。三是人才整体素质偏低、知识老化,创业兴业能力不强,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满足不了乡村振兴战略所需劳动力与智力支持的要求。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乡村特别是贫困村,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致使农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乡村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新华社发

造成乡村人才短缺的原因众多,究其主因有四点:一是教育的目标偏失,导致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培养的“人才”和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都主动或被动地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输出。二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迫使农村人才为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流向城市。三是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效益难以保障的先天劣势,使得农村难以留住人才,大量优质青壮劳动力离开乡土。三是政府培训错位,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且形式不合理,致使在乡人才难以得到“营养补充”。四是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收益低、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高,弱化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20多处提到“人才”二字,由此可见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用。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这一困局,各地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从不同方面聚集人气共建美丽乡村。

一方面,盘活人才存量,减少人才外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年轻一代知农、爱农、学农、事农的意识和“绿领一族”“新农人”的职业荣誉感。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紧紧围绕各地主导产业,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农业主体人员中精选招收对象,实施分类培育。加快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完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

另一方面,扩大人才增量,鼓励人才进村。打好感情牌,广泛深入挖掘域外人才资源,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参与“反哺工程”,支援家乡建设。打好环境牌,要不断加强农村交通、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将农村打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地,让人才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要打好事业牌,搭建创新创业大舞台,让已然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企业主、退役军人和离退休干部、教师等“城归族”返乡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打好政策牌,构建更加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才。

古语有云:“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国需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更需促进农村发展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人去干事创业,聚集人气振兴乡村。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