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邹安乐 发布时间:2018-10-08 08:59:00 学习时报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他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明确地表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思想。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群众史观作为关于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问题的唯一正确和科学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原理在人的作用问题上的运用和体现。人民至上就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运用。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形成的逻辑起点。十五、十六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根本利益,受当时历史条件和认识能力的制约,他们的学说一直处于空想阶段。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使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陷入悲惨处境,深入思考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打破枷锁获得解放的途径,期望未来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理论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和价值目标导向,是以维护和捍卫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的。这就使社会主义由空想状态的思潮变成能为人民群众带来利益、改变命运、争取自由解放的科学。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人民至上是其整个思想体系和全部理论观点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类大同社会。人民至上为无产阶级政党肩负起推动人类社会最终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历史重任提供了根本的精神支撑。

人民至上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全面践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至上的最新运用与发展。

不忘初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彰显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的各领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历史的各维度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利益主体、权力主体、价值主体的统一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中坚力量。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利益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外在表现,既是人的主体性的产物,又是人的主体性的社会表现形式。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性。我们党历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至高价值追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准确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阐述,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永远是最中坚、最彻底的力量且不可替代。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将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至上在新时代的实践意蕴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中,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全面推进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建设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得到最多实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历史逻辑与现实使命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制度保障,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得以实现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的里程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社会力量。我们党自诞生之初就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实现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作为价值评判的最终依据和根本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是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接力奋斗。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国家富强,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幸福;只有民族振兴,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和磅礴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