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立足亚太,面向全球,阐述了“坚持开放导向,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发展导向,增进人民福祉;坚持包容导向,促进交融互鉴;坚持创新导向,开辟增长源泉;坚持规则导向,完善全球治理”的五点主张。这五点主张,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同时,也再次表明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再次彰显了中国立场、中国态度、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开放导向是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开放发展是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从理论上来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各国根据比价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通过相互开放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进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分工与合作带来的增长发展效率。关于这一点,从马克思最早关于世界市场理论、国际分工理论等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由于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了国家之间的发展空间,国际贸易进而把世界市场相互联系在一起,生产、交换在空间和时间上不断扩大。从实践发展来看,199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经济体逐渐开放市场,通过参与全球化,推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提高全球化配置资源能力,分享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市场开放从一国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和全球市场,不仅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极大拓展了各国发展的地理和经济活动空间。因此,开放是全球化发展的本质特征,相互封闭,甚至“逆开放”而行,就是违背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搞自我封闭的集中表现,最终也会把一国经济带回“孤岛”。
发展导向是全球化的根本目标
全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快发展,解决发展不足的问题。必须看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困问题、难民问题、收入不平等问题、营养不良问题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需要通过发展来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发展导向,以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不断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和增进人民福祉。从理论上说,发展与增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增长更多强调经济增长,而发展则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和要求,不仅要求有经济增长,更要有结构变化、社会进步与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的提升。唯有通过高质量的发展,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生产力,在更高层次、更广泛意义上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基本要义。值得指出的是,当今世界,全球化不是以强欺弱,更不是搞霸权主义和“丛林法则”,而是通过坚持发展导向,聚焦发展议题,解决发展不足,提高发展质量,提升人类福祉。
包容导向是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全球化发展要坚持包容导向,要承认各国发展的差异,要尊重各国人民在发展道路和模式的自主选择。全球化发展不是“整齐划一”,更不是“西式化”和“美国化”。当今世界,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不同,各国选择适合自身国情和历史文化发展的道路,这本身也是各国参与全球化发展的前提。为此,全球化必须倡导包容性导向,包容各种差别、尊重各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否则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难以调节的利益冲突甚至观念冲突,导致全球化出现碎片化、失序和矛盾冲突。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全球化本身就是一种包容性发展机制,包容性与全球化有机融合,使得市场化竞争逻辑与包容性发展理解有机契合,进而使得世界各国有序有效参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真正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从包容性视角看,我们更需要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性发展,倡导各种要素自由流动,相互尊重各自的道路选择,实现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格外关注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甚至一国内部不同阶层等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全球性贫困问题、发展的边缘化问题等,通过加快和完善包容性机制建设,确保全球化更加包容性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试图实现整齐划一的甚至倡导所谓西式的全球化模式,既不符合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不尊重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将导致全球化历史进程放慢,伤及世界经济本身和各国人民的利益。
创新导向是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全球化发展需要以创新为推动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全球化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为主体,推动研发技术与科技全球化发展和扩散,形成技术、研发、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等在全球流动和配置,通过产品贸易、技术等服务贸易,不断扩大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从而极大提高了全球技术进步率,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建立在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基础上。历史发展表明,上一轮全球化之所以快速发展,直接的动力就来自两次世界科技革命。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深度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经济处在新旧周期之变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云计算、平台模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正在孕育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创新、升级转型,正在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周期的诞生,全球化发展亟待新的增长动力,亟待新一轮要素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塑造新一轮生产函数和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育和维护企业家创新精神,让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商业意识的企业家,根据市场经济成本—收益法则,形成自我激励和约束对称的创新机制,从而为世界各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微观基础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一轮全球化发展依靠创新驱动,关键则是需要新一代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的崛起。这也是新一轮创新驱动全球化新发展的根本所在。
规则导向是全球化的基本保障
全球化发展需要规则治理,这是引领和保障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全球化发展背后的逻辑是市场化驱动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因此“弥补市场失灵”与“提供公共产品”必然成为全球化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全球化发展还面临各参与方遵守什么规则以及如何遵守规则的选择问题,否则,以生产一体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出现失序,全球投资、贸易和金融发展必然会发生混乱。实践发展表明,经济全球化发展最快的历史,也是以WTO为代表的多边主义规则体系在发挥引领作用最好的时候,也正是因为遵循多边主义规则和体系,才推动了全球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以及全球营商环境的改善,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是,也必须看到,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并存,少数发达国家的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以及所谓“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全球化的多边主义体制和规则体系正在遭受重大挑战;区域性的投资贸易规则正在重构,全球化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正在发生剧烈动荡。随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传统国际体系和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发展中面临的人类共同性问题,亟待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体系。这些新情况、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但是,无论如何变革和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方向不会改变,多边主义规则体系不会改变,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会改变。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坚持规则导向,完善治理体系,为全球化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详细] -
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中共中央于2015年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后,中共中央于近日又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详细] -
不忘初心使命 建设法治中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综述
40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党和人民作出重大政治决断——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