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共识教育 广泛凝心聚力
大团结大联合是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重视和加强共识教育,是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共识教育始终是社会主义学院的核心工作。在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新时代,尤其要重视加强共识教育,广泛凝心聚力,不断巩固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近日,由中共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是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的共识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共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院的核心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社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这从根本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学院鲜明的政治属性,指出了社会主义学院的根本任务就是抓好共识教育。刚刚颁布的《条例》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职能、定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个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要充分发挥好“联合党校”“主阵地”的职能,必须抓好共识教育。
二、对标《条例》,优化新时代共识教育教学内容
作为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学院有一套符合自身定位的教学体系。《条例》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学院应当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要求,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以能力素质培养为重点的教学布局。”这是对新时代共识教育内容的界定,即对社会主义学院“教什么”的指导和规范。
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学院鲜明的政治底色决定了社会主义学院“共识教育”的核心是政治共识教育。新时代的政治共识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中形成的、经实践证明是正确选择的重要共识。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在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中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发展是历史的延续,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延续性决定了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证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而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也一再证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因此,社会主义学院的共识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从理论上搞清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连贯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因为只有理论上的清醒科学认识,才有思想上、行动上的自觉。
以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条例》指出,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目标是“确保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必须坚定“四个自信”;而要坚定“四个自信”,必先厚植文化自信;要强化文化自信,必先增进文化认同。社会主义学院的教育对象来自各行业各领域,不管你从事哪种职业,信奉哪种宗教,身份是哪个民族,大家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遵循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社会主义学院的共识教育要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为基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文化作为联系团结统一的纽带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政治共识,不断巩固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能力素质培养为重点。《条例》指出,“社会主义学院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因此社会主义学院要做的工作就是为党培养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代表人士。这些党外代表人士能否履好职尽好责,取决于自身能力大小。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学院的共识教育不能仅仅是对培训对象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播,还要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党外代表人士应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即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因此社会主义学院应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党外代表人士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突出学识素养和工作能力培养,加强宪法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方面的课程设置,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
三、落实《条例》,推进共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条例》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的定位,对于如何搞好共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为社会主义学院应该“如何教”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提高共识教育的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近几年来,中央社院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共识教育的规律,努力适应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推出了一系列教育培训新项目,基本形成了符合社院实际的课程体系。确立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以“五史合一”为引领、以“五大建设”为支撑、以“大统战”为特色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和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十个讲清楚”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育培训新项目。
以“五史合一”为引领、以“五大建设”为支撑、以“大统战”为特色的三大教学模块,坚持以史带论、史论结合,坚持历史与现实双向论证,在中外比较和历史比较中,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政治共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框架。具体来说,“五史合一”模块主要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合法性展开,从不同的历史逻辑出发,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民主党派史、中国政党制度史,深刻认识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五大建设”模块则主要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合法性展开,注重从实践发展的角度,通过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成果,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大统战”模块则是在解决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合法性和现实合法性问题之后,着重从“大统战”“大文化”视角下就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履职能力展开。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逻辑严谨,符合《条例》对中央社院的定位,体现了中央社院的鲜明特色。
以“十个讲清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项目,着眼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政治共识引领文化共识,以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突出中华文化在国家观念上的核心要义“大一统”,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体来说,面向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非公有制经济等十个重点群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文化认同教育的基本课程框架。由于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严峻、挑战更加艰巨,这就要求共识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面对更加复杂、多样、广泛的统战群体,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基础,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达成政治认同,这样一种教育方法体现了中央社院近年来积极探索共识教育规律的成果,更体现了中央社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的主动担当。
总体来说,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探索,中央社院已经打造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于提升共识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这些课程已陆续在各班次推广,学员普遍给予很高评价。他们认为这套全新打造的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课程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以中华文化为切入,以问题为导向,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古今中西对比,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铸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强化文化认同基础上增进政治共识。
《条例》的颁布,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搞好共识教育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社会主义学院当以此为遵循,不忘初心、努力探索,为进一步提高共识教育质量、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作者:段晶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
-
社会主义学院多举措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颁发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第一部由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党内法规,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详细] -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根本保障
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根本保障。[详细] -
社会主义学院进入“新时代”
2018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消息,翌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全文。《条例》的颁布是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乃至统一战线事业的重要事件,不仅为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