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于铭松 发布时间:2019-03-05 20:27:00 中国西藏网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听取了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一名从事中华文化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深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和责任之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地位、使命决定了学院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聚焦于“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社会主义学院条例》),重点正是要解答:为何中华民族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为何中华文化能包容改造外来文化?为何中华文明数千年从未间断而能一脉相承?要揭开这一历史之谜,就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重点要研究中华文化的内核:大一统的天下观,重民本的仁政理念,尚和合的相与之道,济天下的家国情怀等等。比如,要向学员讲清楚: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大一统”历史的连续性,体现在版图统一,制度有效,“夷夏一体”,文治教化。在当代,大一统的天下观,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又如,中华文明还有一个特点,具有包容性和整合性。中华文化有着极强的涵摄力和同化力,在与外来文化交汇接触时,既包涵兼容,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与本民族文化结合,同时却又始终保留自身的体系和特点。这些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源泉,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内在的动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来源。通过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这些理念、智慧,要助力中华文化教育,为学员“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作者:于铭松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