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新时代价值哲学研究大有可为
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要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寻价值基础。
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从一个学术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转变,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价值哲学研究开辟了新视域、带来了新机遇。价值哲学研究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牢牢植根于中国实际,因而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形成新的理论热点和理论生长点。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已经开辟出许多新的研究视域,深化和拓展了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基本范畴的认识。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重要位置。过去人们主要从认识论的视角理解实践活动,而对于如何认识不同主体实践活动的差异性及其历史合理性和局限性则大都付诸阙如。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将实践活动当作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视为现实主体基于自身需要、能力与环境的具体关系而发起的行动。这就将实践内容的丰富性、不同主体实践关系的复杂性、同一实践价值的多元性等呈现出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概念的内涵,提升了其现实指导功能。
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注重论证主体的多层次性,论证主体需要的社会性、多维性、历史性以及主体需要作为价值标准的重要性。经过长期探索,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绝不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性,而且是实践论意义上作为价值主体的主体性,是与现实中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主体性。这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一些学术研究一味将价值当作主观现象的狭隘思维,对于促进价值观念转变、增强主体性自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这一重要成果,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学理支持。正是由于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高度契合,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影响力才得以超出哲学理论范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从学理角度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认识和把握合理的价值结构及其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科学认识和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体日益多元的背景下,有效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汇聚改革奋进的磅礴力量。搞清楚这些问题,需要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紧跟时代步伐,立足社会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努力取得更多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但也应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一蹴而就,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如何认识和处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各国各地区共同价值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通过求同存异的方式发现共同价值、扩大共同价值,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创造性构建双边或多边之间异不碍同、同不妨异的对话和交流机制,进而更好地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和平发展愿景。这些问题也需要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予以研究和解答。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党的创新理论话语如何接网气
当今时代,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 [详细] -
新知新觉: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3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详细] -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遵循
树立强烈的时代意识,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做新时代的新学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