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拔节孕穗期”打磨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对于身处成长关键时期的广大青年学子来说,在教育者给予的引导和栽培之外,同样需要用心打磨好自己。
前段时间,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举国振奋,也让“嫦娥”背后年轻的80后、90后科研人员进入公众视野。不少人惊叹,在大国工程背后,已经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崭露头角、勇担重任。青年人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成就伟大事业,尤需青年人砥砺梦想、拼搏实干。以梦想的高峰,激励攀登的脚步,让年轻人收获无悔的青春。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青年人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但现实中,也有一些年轻人说不清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在求职、择业时,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能很好把握人生的奋斗目标。“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找到深植于内心的梦想,才能汇聚成长的动力,逐梦征程才能心无旁骛、守真志满。青年人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古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革命家先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志向,老一辈知识分子“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的奋斗轨迹,都为今天的青年提供了参照。眼里有多远的未来,脚下就可能有多大的动力,这是青春本就应有的样子。
伟大事业也都需要磨砺。在震撼世界的红军长征中,指挥员平均年龄不到25岁,士兵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却书写下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和平年代,没有枪林弹雨的危机,但更需要坚守、更需要选择,更考验年轻人砥砺前行的决心。从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故事中不难发现,只有在“源头活水”处历经曲折反复、得失洗礼,变“不胜其烦”为“不厌其烦”,方能练就登大舞台、做大事业所需的定力和静气。青年人只有在不断地经风雨、见世面中,才能长才干、壮筋骨;只有深入实践中不断锤炼,方能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中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本领。实践也一再证明,浮于表面的“花拳绣腿”,终究是浮光掠影,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练就的扎实本领,才能受用终生。
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青春岁月博观约取,才能在人生旅程厚积薄发。广大青年只有将远大理想厚植于生活,在跋山涉水的征程中锤炼出顽强拼搏的意志,脚踏实地干事创业,才能以青春之力助推伟大梦想,让伟大事业在青年的接续奋斗中薪火相传。
-
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如何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详细] -
人民论坛: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
一位传道授业的好老师,会让人终生难忘;一门触碰心灵的好课程,会让人终身受益。 [详细] -
争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新时代“播育者”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