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编者按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如何科学认知和理性应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本刊特别约请江畅、王雨辰、臧峰宇三位学者,从强化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马克思的生命观及对超越焦虑的启示三个维度进行学术研讨,以期引发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一次次重大疫情表明,由于破坏自然环境和滥食野生动物,人类正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在这一次又一次报复面前,人类必须痛定思痛、幡然警醒,致力于强化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敬畏。
一
敬畏伦理是人类最古老并长期行之有效的不可触碰的底线伦理。所谓“敬畏伦理”是指社会要求人们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对象时必须态度崇敬和行为有止的伦理规范。图腾的出现是人类有了敬畏以及相应禁忌的重要标志。原始氏族信仰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便用相应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其背后是原始部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图腾不是原始氏族敬畏的唯一对象,但却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一般认为,图腾出现在原始社会中后期,距今约十万年左右。大约在五千年前,人类开始步入文明社会,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形成的敬畏伦理并没有被否定和抛弃,而是长期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史记·五帝本纪》有关于尧要求羲氏、和氏“敬顺昊天”的记载,意思是要他们敬畏上天,遵循上天的意旨,尊天道以立人道。到了西周,周人鉴于夏商因不敬德而亡国,强调敬德、修德。《尚书·周书·召诰》云:“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这里所说的“德”不是今天意义上的道德,而是对天命、天道的获得,即后来所说的“得道”,也可以说是天地之明德、大德。人生在世必须敬德,不敬德则性命不保。“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们也十分推崇敬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神创造的,但神对人最为关怀和眷顾,因此要“对神明存敬畏的心”。孔子明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老子更是推崇万物“尊道而贵德”的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人类要敬畏、尊崇天道自然”的敬畏伦理一直得到了延续。
自近代开始,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和工业革命汇集成了一股巨大力量,世界被“祛魅”,大自然可以被征服,人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人类越来越沉醉于对大自然的高歌猛进中。
人类与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如果人类为所欲为,环境恶化的苦果最终将由人类自己吞下。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已有言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是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它在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身变得强大而无所顾忌,必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二
天地万物之庞大、之幽深、之神秘,人类难以完全把握。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物质、能量、信息和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唯一源泉。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生命旋即终止。单就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言,整个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使人类崩溃。而自然中存在的生物都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伤害它们,必然会被反噬。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视为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同胞。实际上,天地万物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一般认为,敬畏天地万物包含以下基本要求:
首先,尊重和维护天地万物存在的地位和权利。天地万物是宇宙进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宇宙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像人类一样在宇宙中有其地位,也有其存在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地位和权利必须得到人类的尊重,如同人类的存在亦应得到宇宙万物的尊重一样。这就是佛教讲的“众生平等”,张载讲的“民胞物与”。
其次,尊重和遵循天地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道”和“德”,它们实际上都是事物的规律。“道”是万物共同的本根,而“德”则是万物循道而生以达至繁荣昌盛之道。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即道生万物,德蓄养万物。既然人是万物的顶端,作为万物本根的道也就是人的本根。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因此,人类不仅要尊重和维护人与天地万物共享的本根,而且要彰显天地万物之大德,给宇宙增辉。
再次,尤其要敬畏和爱护生命。生命是天地万物中唯有生物才拥有的,敬畏生命就是敬畏生物。人类是宇宙生命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血肉相连,而其他生物又需要有主体性的人类加以呵护。王阳明讲“万物一体之仁”,认为具有观天地之生生之德并加以效仿能力的人,要把有知觉的动物、无知觉的植物,甚至无生命的砖石瓦砾都看作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当它们受到伤害时,我们要有怜悯、同情之心,尽力保护它们。这也就是孟子所要求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最后,对自然和动植物的利用和摄取必须有理、有节、有情。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生存,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要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取用有度。比如,“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人类要呵护和蓄养天地万物,促进其繁荣昌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
要确保全社会认同并遵守敬畏伦理,有许多工作要做,以下三个方面是当前尤其值得重视的。
第一,重建自然禁忌观念。“禁忌”是指被禁止和忌讳的言行。禁忌总是有对象的,自然禁忌古已有之,触犯禁忌对象(如图腾、天公)在古代被视为最大的罪恶,因而对古代维护信仰和敬畏自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禁忌,所以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敢虐待自然和生命,必须自警、慎独。这就是清代叶存仁所说的,“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敬畏伦理与禁忌观念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支撑。近代以来,与人类敬畏伦理的废弛相伴随,对自然的禁忌观念也悄然消退。今天我们要强化敬畏伦理,必须重建对自然的禁忌观念,要在严厉禁止对自然和生命的伤害的同时,努力将其转化为人们内心的忌讳。有了内心的忌讳,人们就会对自己伤害自然的言行有耻感、罪感。人皆如是,敬畏伦理便能被坚守,生态红线亦不会被践踏。
第二,建立确保敬畏伦理践行的机制。要致力于强化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必须建立一种法律、道德、制度、行政和舆论协同作用的维护敬畏伦理的常态化机制,无论什么人只要践踏敬畏伦理就会受到这种机制的有效制止。借助这种机制,可以形成对那些违反敬畏伦理的人的高压态势,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必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强烈谴责和应有惩罚,让人们不敢对自然为所欲为,从而维护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作为底线伦理的神圣性。
第三,通过强化宣传教育促进人们敬畏感的普遍形成。传统社会人们常怀敬畏之心且有所忌讳,主要是因为传统社会十分重视对人们进行敬畏和禁忌教育。孔子教导学生要成为君子就要“畏天命”,而把“不知天命而不畏”的人斥之为小人。南宋学者朱熹认定“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清代学者王永彬有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民间的说法更具有直接的教化意义:“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这都说明,人的敬畏之心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社会教化,需要个人修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类的力量异常强大,很容易自高自大,忘乎所以,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人们牢记“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使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为更多的人所感知、所领悟,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关文章:①马克思的生命观及对超越焦虑的启示②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
疫情防控中要关照好困难群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社区独居、孤寡老人,还是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等,生活都受到了较大影响。当前,各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都出台了相应措施,村(社区)、生活小区均实行封闭式管理。[详细] -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详细] -
大家手笔: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大有可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