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泛滥何时休
【说语话文】
若要问哪个词在人们口头使用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答案一定是“然后”。
无论在校大中小学生,还是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无论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还是去外国的中国人,相当一部分人张口闭口总会带出“然后”二字。就在近日的《百姓舞台》上,歌手嗓音嘹亮甜美,但讲起成长经历,一连冒出五六个“然后”,大伤情趣。有个低年级小朋友,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别看识字不多,也染上了说话带“然后”的毛病。问他“然后”是什么意思,摇摇头说:“不知道。听别人这么说。”
“然后”始用于何年何月无从查考,但“然后”一词风靡社会,说着随意,听着别扭,仿佛成了口语的添加剂,具有愈演愈烈之势。
《现代汉语词典》对“然后”是这样解释的: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学~知不足|先研究一下,~再决定。显然,“然后”是表示前后关系和顺序的连词。可是,口语中大多数“然后”是随意加上去的,跟前后关系和顺序风马牛不相及,成了累赘,纯属多余。
滥用“然后”破坏了句子的完整性。我们说话写作,是一句话一句话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无论是表达简单事物的单句,还是反映复杂情况的复句,都要按照语法规范的要求,遵循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规则,才能像山间溪水般畅快地表达思想。如果在语意的畅流中,不时横刀杀出一个个“然后”来,岂不是割裂了句子,破坏了完整性,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滥用“然后”破坏祖国语言的纯洁性。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对于须臾不可离的语言文字,应倍加珍惜,继承发展,任重道远。单从继承来说就不可小觑,且不说网上的新词层出不穷,良莠不齐,需要筛选、确认,就是口头上的流行语,也需要甄别鉴定。没有继承,谈何发展。一个小小的连词“然后”潜伏进口语,为越来越多的人滥用,而且成了习惯用语,应该值得我们深思。多少人兴致勃勃看着电视或点开手机,讲话人随意冒出不和谐的音符,“然后,然后……”瞬间兴致全无。
树有根,水有源。小小连词“然后”之所以持久、广泛地传播,一是现代媒体的传播效应,经过电视、网络的传播,再小的一句话,都可霎时天下知;二是名人效应,一些受众盲目崇拜、效仿;三是从众心理,“傻子过年瞧街坊”,大家都这么说,我也得这么说;四是不求甚解,知道不对劲儿,懒得查字典,得过且过。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就要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全民族的大事,人人有责。我们党历来提倡准确、鲜明、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文风,我们的“话风”当然也要准确、鲜明、生动。
-
哲学研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开拓者
尤为可贵的是,艾思奇最早阐明了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贡献,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指明了正确方向。[详细] -
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汉字的上述特性,导致了其在学习、推广和传播中的一些特殊现象,最终影响了早期历史与文化的面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