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古田会议:在斗争中走向胜利的伟大会议

王登科 发布时间:2020-03-20 09:11:00 中国军网

  伟大思想源自于对历史现状的深入思考,更是立足于中国革命探索实践的成果。

  1929年12月28日、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确立了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这是我们每名年轻党员都耳熟能详的话,但是只有深入挖掘古田会议为什么而召开、解决了什么问题,才能真正领悟古田会议超然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一、复杂的成分构成,困难的外部环境,使矛盾斗争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登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共同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红四军的编成当中,主力部队为第28团、第31团。第28团以南昌起义部队为主,军官几乎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士兵清一色来自北伐“铁军”,战斗力较强,但是长久脱离生产、脱离群众,对战场纪律和群众纪律不够重视。第31团主力即为秋收起义部队,以湖南的农民、浏阳的学生和安源的矿工为主,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战斗力偏弱,但是已经过“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

  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尚未确立之前,两支素未谋面的军队,在管理和作风上差别明显,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和以朱德为书记的军委之间的矛盾,亦从毛泽东坚持据守井冈山、朱德建议出击赣南,从朱德建议分兵、毛泽东坚决反对分兵的具体行动之争,逐步升级到党对军队的具体管辖范围之争。

  1929年初,在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会剿”下,红四军主力被迫从井冈山出击赣南,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加上沿途都是无共产党组织、无革命群众的地方,处境十分困难。因此,朱德提出分兵,由朱德带第28团,毛泽东带第31团各自行动,但是毛泽东坚决反对。在1929年2月召开的罗福嶂会议上,朱、毛发生了激烈争论,毛泽东坚决压下分兵意见,并以前委的名义,撤销红四军军委,将军委机关改编为政治部,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此时的毛泽东既担任前委书记,又担任党代表,还兼任政治部主任,这就成为一些人指责毛泽东和前委“管得太多”“权力太集中”,有“家长制”作风的根源。

  1929年5月底召开的湖雷会议,更是成为红四军内部矛盾的爆发点,大会上就“党到底要管什么,管多大的范围”进行了激烈辩论,矛头直指毛泽东。湖雷会议结束几天后,刘安恭作为临时军委书记主持召开临时军委会议,会议决定前委只讨论行动问题,不要管其他事项。湖雷会议上出现了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下级党委擅自决定、限制上级党委职权,红四军出现了“枪要指挥党”的错误倾向。

  但是“党只管行动问题,不管具体事项”的错误思想,已经在红四军内部蔓延,大多数人认为前委的权力过于集中,毛泽东只得到了林彪、谭震林等少数人的支持。并在随后召开的红四军七大会议中,毛泽东和朱德双双落选前委书记,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毛泽东不得不暂时脱离红四军领导岗位前往蛟洋养病,指导闽西地方党的工作。“枪指挥党”的错误思想一度占了上风,但是真理不会消逝,而是在斗争中逐步凸显、愈发璀璨。

  二、不是权力之争、不是意气之争,而是真理之争、实践之争,真理亦在斗争中愈辩愈明

  在红四军的构成当中,南昌起义部队占20%,农民占60%,历次俘虏改编的约占20%。农民成为这支队伍的主要力量,这也导致红四军当中蔓延着错误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如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平均主义、流寇主义、盲动主义和军阀主义残余等,大多数与农民意识的负面影响有密切关系。

  面对踊跃参加革命的广大农民和扑面而来的农民意识,毛泽东曾尖锐指出,“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

  面临这样的革命实际,加之困难复杂的外部环境,毛泽东以卓越非凡的历史眼光洞彻到,必须要从制度上着手,完成少数先进分子对大多数人的思想改造,否则这样的一支队伍最终会陷入农民起义的失败周期律,成为“石达开第二”,甚至成为“李自成第二”。红四军七大之后,红四军的前委会开成了“民主会”,甚至升级为纵队长“联席会议”。第28团想去赣南、第29团想去湘南、第31团想回浏阳平江,错误的思想使红四军的力量无法有效凝结在一起。

  所以毛泽东曾说,不为个人争兵权,而是为党争兵权,就是要争,就是要大权独揽,否则无法完成少数人改造大多数人的艰巨任务。

  红四军八大依旧没能解决七大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会议开了三天,大家七嘴八舌地议来议去,却毫无结果。虽然朱德联名其他代表写信请毛泽东回来开会,毛泽东先是表示“红四军党内是非不解决,不能够随便回来”,后抱病坐担架赶到会场,但八大已开完了,还是没能解决问题。而此时的陈毅,正位于上海向中共中央报告红四军当前出现的争论问题。

  中共中央鉴于陈毅反映的问题极为重要,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和陈毅组成的三人委员会,讨论解决红四军内部矛盾和红四军发展方向的问题,并发出著名的“九月来信”。中共中央的正确指导,成为古田会议成功召开的关键前提。

  三、为共同的目标而斗争、为正确的道路而斗争,故斗争双方都会在斗争中走向成熟,真理最终才会水落石出

  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者周恩来,是陈毅的至交好友,更是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又是南昌起义中朱德的直接领导者,对彼时的毛泽东还不甚熟悉。但是,周恩来在处理红四军出现的斗争问题中,坚定地站在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立场上,坚持强调前委对红四军的领导,维护毛泽东在红四军的领导地位和威信。

  由此观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是建立在个人感情、个人决策和个人利益上的,而是在充分肯定事实、肯定真理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在周恩来的推动下,1929年9月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九月来信”,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所坚持的将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强调“前委对于一切问题毫无疑义应先有决定后交下级讨论,绝不能先征求下级同意或者不作决议俟下级发表意见后再定办法,这样不但削弱上级指导机关的权力,而且也不是下级党部的正确生活,这就是极端民主化发展到极度的现象。”陈毅按照中央“九月来信”指示精神,专门请毛泽东回来,并和朱德一起当面向毛泽东做了自我批评,最终3位领导人的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一起,党的早期领袖们也在斗争中愈发成熟。

  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古田会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最终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军魂。显而易见的是,能够确定政治建军这一根本原则,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发挥主要作用,与周恩来的果断支持也密不可分,但究其根本,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探索中国革命究竟怎么搞的实践成果,属于集体的智慧结晶。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绝对正确的,没有人是绝对错误的,而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斗争、相互促进,最终让正确的人观点更加饱满,错误的人及时修正观点,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才愈加强大。

  四、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

  历史的真理,最终会在实践中交汇至一条河流。1949年,蒋介石离开大陆之际,将共产党能够击败国民党的原因概括为七点:第一,组织严密;第二,纪律严厉;第三,精神紧张;第四,手段彻底;第五,军政公开;第六,办事调查;第七,主义第一。这七条原因中没有一条属于军事因素,全部属于政治因素。而早在1929年,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就在批评单纯军事观念时拿国民党打比方说,“这种思想如果发展下去,便有走到脱离群众、以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危险,如像国民党军队所走的军阀主义的道路一样。”

  古田会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完成了对工农红军的彻底改造,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武装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暴动、武装起义或军阀割据武装。自此以后,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历经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困难、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从没有一支成建制部队叛变,始终能够打不散、战不败,再没有宗族观念、地域观念、单纯军事观念和非组织观念,最终从胜利走向胜利。

  所以说,古田会议是政治建军的起点,亦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起点。成功,从古田开始!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大家手笔: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开辟新境界,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不断加强,中国特...[详细]
  • 古田军号紧催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责任担当

    90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座彪炳千秋的里程碑。对于红军官兵来说,古田会议决议犹如一声嘹亮的军号,驱散了思想迷雾,唤醒了责任担当。古田会议精神所贯穿的强烈使命意识和历史担当,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详细]
  • 坚守初心使命必须坚定制度自信

    坚守初心使命必须坚定制度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有这些改革和成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凝结为一系列制度成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