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激扬精神伟力
【圆桌对话】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经受巨大考验、彰显巨大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实保障,而它所蕴含的鲜明价值取向,则外化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行动自觉。今天,我们邀请5位专家学者,结合抗疫斗争,从制度文明的视角,探讨中国制度的价值追求及其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
嘉宾:
辛鸣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王炳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范勇鹏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
袁久红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持人:
王琎 冀文亚
1.制度背后有文化、有价值、有精神
主持人: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控制住疫情在国内的传播,实现有效防控,离不开中国制度的有力保障。请谈谈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是如何在抗疫中转化为治理效能的?
辛鸣:“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抗击疫情,必须坚定制度自信,用好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面对疫情,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4.2万余名医护人员火速赶往抗疫一线,显示出强大的制度组织能力;相关企业迅速转产,潜在产能迅速变现,强大的生产能力背后是强大的制度动员能力;在防护器材暂时结构性短缺之际,科学兼顾各方需求,好钢用在刀刃上,确保抗疫一线无虞,靠的是强大的制度协调能力……惊叹于抗疫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制度哲学的研究表明,制度并不只是表现出来的条文与规章,制度背后有文化、有价值、有精神。不同的文化根基、不同的价值导向、不同的精神追求,会塑造出不同的制度形态。正因为中国社会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才使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机制有了强大而坚实的价值支撑;正由于中华民族素来具有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和谐和平的文化基因,才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了实践形态,等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承和发扬了这些精神、情怀、基因,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取向,确保了制度优势的有效发挥。例如,在抗疫中,疫情防控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干部切实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社会各界彰显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奋勇前行、医者仁心大爱天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宝贵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汇聚成扫除疫情阴霾、共迎美好春天的强大动能。由此可见,制度背后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催化剂。
王炳权:制度体系是由宏观的制度设计、中观的制度要素和微观的制度实践机制共同组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价值的因素贯穿制度设计、制度要素和实践机制始终。具体而言,宏观的制度设计,就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安排各项制度,形成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支持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中国奇迹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断完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与法治体系为依托,以建设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保障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中观的制度要素,就是把有效、有为、负责政府与活力社会元素有机统一起来,把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统一起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发展、治理、稳定的关系,传承、改革、创新的关系以及治党和治国的关系。微观的制度实践机制,就是充分调动基层治理的创新与实践动力,形成基层党组织、公权力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与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协同治理关系,不断健全网格化体系、大数据系统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既在创新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也及时总结提升普遍经验,始终保持制度在问题导向运行中的改革弹性和本土化创新活力。
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在全民抗疫中得到全景式展现。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在此过程中,人民至上、尊崇法治、顾全大局等价值取向,既源于制度安排,又主动调适、不断拉近制度运行的实然状态与制度优势应然结果间的距离,使得中国之治追求制度根基稳固的目标,与持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高度统一,从而使中国制度具有更强的制度韧性和制度适应力。
2.制度的人民性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诉求
主持人: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和发展逻辑。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动员群众、凝聚民心的强大优势。面对疫情肆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可以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诉求贯穿抗疫始终。请谈谈这一价值诉求是如何通过制度实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
范勇鹏:制度的道义基础,不是来源于任何制度形式或政治程序,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制度所秉持的价值取向、所能激发出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就在于其坚持人民至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优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一调配医疗资源、生活物资支持各地抗疫,各地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全力投入,不惜代价抢救生命。我们在短短十余天建成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不只反映了中国强大的工程能力,背后是人民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在支撑,是“宁可床等人、不可人等床”的道义准则在支撑。就像电影《流浪地球》中的“饱和式救援”,中国宁可多付出一些经济代价,人民宁可多牺牲一些个人方便,也要先救人。这种行为和精神,展现了中国的人本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特质。
袁久红: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在其领导下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各级党委政府层层落实,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社会稳定,确保民生服务。广大党员闻令而动,自觉担当,奋战在抗疫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都充分表明,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话,它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彰显出气吞山河的力量。
不仅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更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这是人民至上价值追求的本质要求。从一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把这次抗疫斗争称为一场人民战争,强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动员群众,在短时间内迅速构筑起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特别是在城乡基层的社区与村镇,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强大威力得到充分彰显,现代化的网格化管理与邻里乡亲团结互助、自治的优良传统共同发力,有效阻击疫情输入与扩散。
人心是最强的力量,是最大的政治。在两个多月以来的抗疫中,政府与群众、官方与民间、线上与线下的高频率互动借助网络技术手段不断增强。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完善制度,提升治理能力,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此次抗疫增强了对党与政府的信任,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可以说,这种信任与认同,是各种防控举措得以顺利落实的力量来源,也是人民至上理念在抗疫中的成功实践。
王炳权:在危急关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得更为鲜明。中国在抗疫中调动一切资源挽救每一个生命,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同时,中国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既考虑人民对安全和健康的诉求,又充分重视生产重启对满足人民需要、改善人民生活的必要性,在科学审慎推动复工复产的同时,战略性分析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利弊要点,化危为机,明确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可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通过在疫情大考面前对人民群众每一个个体负责、对人民群众整体性负责的形式全方位展现的。离开了对这一价值取向的理解,我们就无法把握中国之制作为中国之治稳定动力源的真意。
3.制度的执行力与规则意识、法治精神的深刻彰显
主持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优势要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抗疫中,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确保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了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等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人民群众理解制度、尊重制度,自觉在制度框架内做事,规则意识、法治精神不断提升。请谈谈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辛鸣: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最可靠的方式,旨在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实现规则之治。在疫情防控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展现。抗疫中,我们没有因为疫情事发突然、应对刻不容缓,而放松、放开制度的笼子,而是坚持审慎决策、依法防控,在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坚决保障公民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隐私权。不论是封闭道路、封闭小区、征用防疫物资,还是开展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都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精神的遵循,是增强疫情防控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保证。
付子堂:针对此次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法律是规范社会正常运行的刚性约束,法治是保持国家治理稳定性、连续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社会面临严峻风险挑战的特殊时期,法治的作用更为关键。
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彰显了法治的秩序构建功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法治方式回应社会呼声;多地省区市的人大常委会临时召开会议,作出有关决定,出台地方性法规,为规范有序做好检疫检查、隔离观察等工作,保障防疫秩序提供立法支持;各地行政执法机关在强化疫情期间社会管控的同时,坚持比例原则,尽量采取对群众生活影响小、带来不便少的措施,推进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彰显了法治的温度;面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积极通过多元化机制妥善化解,体现了法理、事理与情理的统一,体现了法治修复社会关系的功能;各地司法机关依法从严办理哄抬物价、制售假劣防疫物资、妨害传染病防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危害公共安全等案件,有力震慑潜在违法犯罪行为,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同时,各地群众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严格落实出行限制措施,多地群众依法自行组织、开展基层群众自治,保障社区和村庄的正常生活秩序,展现出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活力与智慧,也显示了法治精神在人民群众中的深厚根基。这些依法防控的行动和举措,维护了制度刚性,确保防控工作得以科学有序进行。
4.制度的大局观与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格局担当
主持人:疫情发生后,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疫情展开顽强斗争;武汉人民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奉献。面对疫情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推动各国加强抗疫合作。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展现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格局、胸襟和担当。请谈谈这一精神风貌背后的制度因素。
王炳权: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抗疫中展现的同舟共济的家国情怀、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不仅反映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党和政府的使命担当,同时也是中国之治中党群关系、政群关系、人民群众内部关系和谐和睦的生动写照。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准确把握住了重大危机应对中的核心问题,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虽然意味着牺牲一些短期、局部的经济发展效益,但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从而为长远和总体发展赢得了时间、空间和人力资源。不遗余力地拯救每一个病患,不仅体现出我们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也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大局的把握与对人民立场的坚守的内在统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着力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抓好防治力量的区域统筹,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决定,全国19个省份在做好本地防控的同时,加大对湖北省武汉市以外其他地区的对口支援,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抑制住了疫情蔓延,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央地协同治理效能方面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这种家国情怀和大局观念还表现为,局部区域、部分民众、部分职业群体在抗疫中承担更大责任与牺牲,全国民众在充分信任、支持政府的前提下共同支持抗疫政策;全国人民在物质、人力和精神上支持湖北特别是武汉等重点抗疫区域,等等。
范勇鹏:中华传统文化向来主张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近代以来,即便是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下,先进的中国人仍未放弃人类多元共存的美好理想,如康有为所言:“只有天下为公,一切皆本公理而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带来了现代无产阶级的民主观、解放观和国际主义,这些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契合度。这两种伟大思想传统的呼应和融合,使中国没有陷入狭隘的民族竞争、冷战泥潭和霸权争夺。从毛泽东同志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类共同命运、共同福祉的整体关切。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美好愿景,需要具有全局影响力的制度机制提供保障。在不断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持续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进程中,中国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化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在此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显著优势。
这场波及全球的疫情,无比真实地反映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疫情发生后,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引物和探针,与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技术文件,开展技术交流,尽力向深陷疫情的国家提供信息、经验、技术、物资、人员等方面的帮助,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抗疫中,中国始终支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支持其动员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加大资源投入,特别是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建议,“二十国集团依托世界卫生组织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共享,推广全面系统有效的防控指南。要发挥二十国集团的沟通协调作用,加强政策对话和交流,适时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这些具有全局视野、合作精神的制度化、机制化建设,将为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在全球性挑战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独善其身,但好的制度、好的理念,能够将人们聚合为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整体,提振信心、共克时艰。突如其来的疫情,令世人真切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弥足珍贵,感受到中国价值和治理理念的智慧与力量;面对危机,人类唯有守望相助、凝聚合力,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才能战而胜之,共迎美好未来。
-
许徐琪: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性意义
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的进程,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中国精准扶贫强调“智”“志”双扶,激发出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内生力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返贫现象。[详细] -
史际春:着眼复工复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很大影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详细] -
温铁军:生态资本深化的创新探索
城口的深改实践并没有停下,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实现生态资源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城口是生态明珠,更期待城口成为生态资本深化的明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