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从“有限的全球化”中获益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认为: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国都会想方设法收回更多经济主权,全球化方向会发生变化,即变为“有限的全球化”。有人认为这是“去中国化”,我不同意。“去中国化”是指美国等国家将其在中国的企业迁到越南、印度等其他国家。实际上,美国等国家主要把境外企业迁回本土,迁出的区域不仅包括中国也包括其他国家。一些国家想投资分散化,即避免投资过度集中在一个国家,这也是正常的经济考量。
同时要看到, 欧美不会把所有企业都搬回本国,而是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第一,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企业,这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已经体现出来;第二,与公共卫生医疗物资相关的企业。
从短期看,“有限的全球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近年来,外贸占中国GDP的比重都在30%以上,外资、外商在中国经济中也占有重要位置。此次疫情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很多地方的企业复工之后,由于欧美国家的订单减少乃至消失,无法恢复正常生产;其二,疫情结束后,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迁出,将给中国带来比较大的产业调整成本。
但从长期看,中国将从“有限的全球化”中获益。一方面,西方产业不可能全部撤离;另一方面,西方企业撤离后让出的国内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可以迅速占领。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而且国内市场广阔,“有限的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可以是很好的机会, 不仅可以占领西方企业留下的产业链空间,还可以向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发展。
“有限的全球化”下,美国、日本等国家即使将企业迁回本国,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在一年半载完成,对中国,比如具体到对广东来说,会有一个缓冲期。要看到,外资企业来到中国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中国市场,这些企业迁出后,就为中国企业腾出市场空间。特别是,珠三角是外向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新的全球化格局下,可以借机发展内需市场。
-
王娜:出口转内销是破解外贸困境的有效途径
4月23日,上海市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上海首批出口转内销商品将于4月28日上线,在推动稳外贸政策落地的同时,助力外贸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地方政府要进一步针对本地外贸企业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多举措助力外...[详细] -
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能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城市文明,又能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城镇体系优化与城市群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