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晓男: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出量不断增加,对人居环境与自然系统造成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采取措施,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分类可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填埋量,减少不可降解垃圾和有害垃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对可回收垃圾的二次利用,也能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很多国家的垃圾分类制度已实施了几十年之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然而,不少管理方式仍存在改进空间。比如,“一刀切”式的“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对一些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在垃圾分类初期,市政管理者在垃圾投放的时间、地点上,可提供一些灵活性选项,例如为部分居民设置“误时投放点”等,兼顾各类居民的生活便利性,有助于更好地推广分类管理制度。
在很多国家,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存在一定地域特色。但是,较大的差异给流动人口学习异地垃圾分类标准带来了困扰。如果在都市圈、城市群内部建立普适的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再体现不同城市的个性化需求,无疑将为民众带来更大的便利。
城市居民是生活垃圾产生的源头,是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新加坡等国家在垃圾分类中引入了市场化机制,利用有资质的垃圾回收商统一进行回收、分类和循环利用等。这种方式有助于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也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适度探索垃圾分类的市场化机制,既鼓励居民自己动手,又允许家庭向专业机构购买垃圾分类服务,将最终促进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进一步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垃圾分类是从垃圾产生到回收、利用的一个中间环节。市政部门需要更加系统化地理解垃圾分类管理,对全链条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衔接和优化。例如,在源头处不仅应呼吁市民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还要制定包装材料的绿色化、无害化标准,在末端则需要充分激励相关专业机构介入城市垃圾专业化处理,推进可回收垃圾的高效循环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垃圾分类管理的推进和完善涉及法律、产业、技术、城市管理、公民教育等众多环节,一些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付出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如何不断改进管理模式,让垃圾分类理念逐渐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可持续城市部主任)
-
以法治守护生活安宁
近日,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人格权编草案,将隐私的定义完善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详细] -
垃圾分类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居民想要提高生活垃圾的分类效果,应当重点关注干湿分开,防止湿垃圾玷污其他垃圾,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垃圾分拣。[详细] -
禁入洋垃圾,活用土垃圾(人民时评)
近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传出消息,截至11月15日,今年全国进口的固体废物同比减少52.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