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促进两个循环双向发力

刘业进 发布时间:2020-08-11 08:33:00 深圳特区报

  提要

  稳定经济有必要形成以内循环为主的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做好民生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需要两手抓两手硬,保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同时也要看到,不能因短期应对疫情而放弃前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还要努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

  中国经济处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胜利收官、第二个百年目标能否顺利开局的重要历史节点,此次会议,在大时空跨度和全局视野下做出战略性考量和判断,对我国关键历史时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前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中美贸易争端和贸易谈判仍在进行,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以及一系列新的、重大国际事件一连串出现,恶化了全球经济发展。而中国经济也身处暴风雨漩涡,面临巨大挑战。

  2019年中国经济保持了6%的增速,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经济增速下降。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严重,局部地区经济濒临停滞的地步。各地复工复产决定取决于疫情控制情况,眼下疫情何时完全受控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受疫情影响的生产中断、借贷合同履约受阻、各种个人和企业、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苗头出现。本次会议提出未来要处理好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疫情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疫情控制是硬约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更精细化控制模式,哪里具备复工复产条件,哪里就尽可能复工复产;哪里出现疫情暴发苗头,哪里实施精准疫情控制,复工复产让位于疫情控制和民生保障。本次会议提出,疫情影响可能要数年才能恢复,稳定经济有必要形成以内循环为主的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做好民生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需要两手抓两手硬,保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同时也要看到,不能因短期应对疫情而放弃前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还要努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受中美贸易争端及外围经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情况,目前出现了一些产业链转移的情况,外资和外企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东南亚地区和国际企业母国。投资和产业链连带着就业,投资和产业链转移的直接后果是失业率提升。周边国家特别是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则尽其所能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和从中国转移的产业链,积极争取国际大企业的入驻。因此要想方设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留住企业,完善产业链。

  二、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会议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亚当·斯密认为,财富创造源于分工,而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中国是人口大国,市场规模巨大,但是必须看到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历年来远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正常水平,因此不能不假思索地把人口规模等同于消费能力,进而等同于市场规模,经济上讲的是有效需求——有支付意愿且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直到最近,我国的消费在GDP中贡献才勉强达到60%。在国内需求方面,据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的调查,如果按照绝对标准(家庭年收入10万元),城乡低收入人群占全国人口的近65%,相当于9亿人。如果按照相对标准(收入中位数的2/3),那么低收入人群占比约为37%,大约有5.1亿人。按照官方现行贫困标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不足1000万,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的收入也只是略高于贫困线,具有很大的返贫风险。

  从上述实证研究数据,我们认为国内需求方面还需在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继续深化改革,在居住用地供给和房地产市场调控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让老百姓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买得起房,减轻后顾之忧,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只有这样才能提振国内需求,将人口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

  国际需求方面,客观上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汇集在一起,我国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迈上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循环模式;由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严峻,首当其冲的是出口出现大幅度下降,在此情势下,本次会议强调和重视国内需求的相对重要性。考虑到中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支出项目是房产,因此抑制房价上涨至关重要;更为根本的举措是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放开一级土地市场,让市场真正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降低地价抑制房价才是根本之策。

  虽然国际市场于我不利,但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仍然是扩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不能解读为放弃国际市场需求、闭门造车、闭关锁国,相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充分释放国内需求,尽力开拓国际需求,把市场做大才可能容纳更加深化的分工水平和更具有活力的技术进步。

  三、壮大市场主体,充分保护和发挥企业家精神

  会议指出,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我们也要注意到,宏观经济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要更加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六稳”“六保”目标的实现。下一步,政策的精准性还要进一步加强,要更加注意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

  同时要防范政府过度举债和投资的风险。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刺激政策无一例外都是巨量规模(以万亿美元计)的政府投资,然后就像观察仪表盘一样等待着预期中的就业和增长等宏观数据变化。如果忽视投资的异质性和结构,而集中关注投资总量,在帮助企业获得信贷的时候偏好国有企业,或搞平均化,或者偏好某种规模的企业,那么,发生错误投资的话,投资刺激规模越大,日后错误投资清算的任务也就越艰巨。这些凯恩斯主义宏观刺激政策掩盖的关键问题在于资源如何在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配置,不良投资是否被清算。

  因此,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凯恩斯主义宏观刺激政策的问题在于将资本和投资视为同质化,掩盖了相对价格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忽视市场主体和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常态中,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的驱动力量;在经济萧条时期,更需要壮大市场主体,保护企业家精神,应对危机,加快走出经济萧条。

  因此,要充分保护和发挥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资产拥有者、判断型决策者;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对异质性资源进行控制来满足想象出来的消费者未来偏好所进行的判断。企业家精神是经济中永恒的驱动力,也是引领经济走出困境的动力。并不是企业家不会犯错或者企业家比政府官员更明智,而是无数行业的无数企业家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在进行资源配置的并行运算,执行系统试错算法,从而在整体上更有效率,避免犯系统性错误,经济系统始终充满活力。什么时候以及哪里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好,那里就有更大可能吸引投资;什么时候破坏法治,打击企业家精神,那里的经济就会受到打击。

  四、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改革开放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同时,我们也要坚定信心。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经验是改革开放,开放与改革相辅相成。四十多年前,中国一步步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开放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外资或以市场换技术。开放的本质就是融入国际经济秩序,将本国经济嵌入全球分工网络中去。现代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实现自给自足,因此融入国际经济秩序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增长所需,而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自给自足一是根本不可能,二是缺乏弹性,因此是不安全的。未来经济发展仍要放眼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1978年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极大受惠于开放;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对外开放大势不会改变,还要通过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两个循环的相互促进、双向发力。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