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
12月14日,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立足我国减贫经验,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阐释了中国减贫的世界意义。
从全局看,在世界贫困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形下,中国减贫却呈现“风景这边独好”。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有接近20亿人口处于“中度贫困”,即每人每日可支配收入少于3.1美元。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由于战乱、自然灾害、部族矛盾冲突激烈等因素,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减贫、脱贫更是无从谈起。
当前全球疫情肆虐,更加剧了减贫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自2012年以来,在之前扶贫攻坚的基础上,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之所以在减贫、脱贫上取得这样的不凡成绩,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减贫、脱贫的不凡成绩来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内生动力。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讲过,“解放生产力,发展发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战略安排上,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关怀,使“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中国减贫、脱贫的不凡成绩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进一步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落实在减贫、脱贫上,就是要让贫困群众能够过上小康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与其他所有人一起“齐头并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落实在减贫、脱贫上,就是要让贫困群众“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全体人民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不懈奋斗。
再次,中国减贫、脱贫的不凡成绩在于有效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制度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在中国减贫、脱贫过程中,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由上而下的一整套组织动员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党领导全国各地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坚持政府主导,深化东西部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深入推进减贫、脱贫工作。
特别是疫情以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在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这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2020年如期消除绝对贫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同时也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中国的减贫经验无疑将为世界的减贫经验贡献作出重要贡献,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作出重要贡献。(冉昊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
何毅亭:展现人类减贫史上的大国担当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详细] -
张效廉: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推进减贫事业必须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详细] -
康振海: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育新机开新局
立足“两个一百年”交汇期,面对极其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多重困难挑战,必须把抓当前与抓长远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主动、厚植优势、赢得未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