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华:约束条件无法改变吗?
人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做出的选择,并且都影响了未来选择约束条件。
经常读经济学家张五常文章的人,应当对“约束条件”这个词非常熟悉。张五常常说人在约束条件下如何选择。国内学者,受此影响的很多,这些都可称之为芝加哥学派观点。
另一个学派——奥地利学派在中国的传人们,则喜欢批评芝加哥学派爱用“约束条件”的习惯。他们认为,芝加哥学派的约束条件理论,把人看成只能在约束条件下做选择的被动接受者,而人其实是有行动能力的,可以去改变约束条件。
奥地利学派的这一批评,可以说是对芝加哥学派的误解。当然,这是市场经济理论阵营战友间的误解。
芝加哥学派从来就没有哪位著名学者说过,约束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只能被动接受约束条件。其实,芝加哥学派的许多著名学者,努力传播市场经济理论,这不就是想改变约束条件吗?像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还多次到访中国,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建言献策,这不是想改变约束条件吗?科斯百岁高龄时仍建议中国开放思想市场,这不是想改变约束条件吗?
芝加哥学派说:“人在约束条件下做出选择”,为什么不等于“约束条件无法改变”呢?第一,这个约束是主观认识到的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并没有固定的范围,而是随选择的改变而改变。如何理解呢?
举个例子,当企业原材料紧缺,但又不能停工,此时企业家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放慢生产速度,另一个选择是不放慢生产速度,而努力去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企业家在此一刻,如果认为原材料紧缺暂时无法解决,那么他就放慢生产速度,这显然是约束条件下的选择。但如果企业家不放慢生产速度,而是努力去解决原材料紧缺问题呢?这是不是改变约束条件,而不是约束条件下的选择?
其实,这仍然是约束条件下的选择。因为,当解决原材料紧缺列入企业家的选项,他考虑的约束条件范围就扩大了,不再只包含限定原料下的生产,还包含能否搞来原材料的约束条件。如果约束条件让他无法解决原材料紧缺,他就没有这一选项。如果约束条件让他可以经过努力解决原材料紧缺,他就有了采用这一选项的可能性。总之,他选择去解决原材料紧缺问题,这一决定仍然是在约束条件下做出的。很显然,此时他考虑的约束条件,比给定原材料下的生产,范围要广很多。
所以,一个行为,究竟是“在约束条件下做出选择”,还是“改变约束条件”,这并不是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根本性分歧,而是各自的设定不同。
奥地利学派设定,每一个选择,其约束条件的范围是固定的,所以,对于突破这个范围的选择,奥地利学派称之为“改变约束条件”。
芝加哥学派则设定,每个人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都是他主观上认定某些约束条件不可更改的,然后根据这些约束条件做出选择。如果他主观上认为某些条件是可以更改的,那么,那些条件其实不是约束条件,而是他的新的选项。
也就是说,奥地利学派眼里的“改变约束条件”,在芝加哥学派眼里,是人的选择视野放宽的结果,它仍然是范围更广泛的约束条件下的选项,这并没有违反“人在约束条件下做出选择”。
其实,人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做出的选择,并且都影响了未来选择约束条件。
芝加哥学派很显然不会去否定人的这些行为的存在,当然也就不会说人只能被动地在约束条件下选择。希望奥地利学派的学者早日消除对芝加哥学派的这一误解。
-
殷骏:盲盒经济须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百余年前就诞生于日本的营销模式--盲盒经济(在日本被称为福袋营销)持续火爆,为此过度支出甚至几近破产的年轻人大量存在。 [详细] -
高世楫: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这将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路径。[详细] -
汪信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以具有上述规定性的人类共同利益为纽带而形成的,它是人类相互依存和休戚相关、人类面临共同挑战和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