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严丽暖 刘丹 发布时间:2021-04-26 08:51:00 南方日报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人民健康是人民福祉之本、国家建设之基,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一环。没有人民健康作为支撑的发展是不全面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动展现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健康事业创造了“中国奇迹”。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如今的77岁,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参保率在95%以上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09年全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先后出台,一项项部署彰显了党中央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重视;药品零加成、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一项项行动昭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决心。人民健康的“线路图”逐步明晰,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有了中国式答案。城镇居民卫生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健康中国红利惠及千家万户,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健康中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人民的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离不开广大医务人员的救死扶伤、舍生忘死,更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精准施策。我国健康事业不断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已与一些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健康事业发展还很不平衡,要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基,仍需采取更多扎实有效的举措。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最基本的就是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做好医联体建设,强化县域医院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把好疾病筛查和预防关。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上工治未病”,医疗卫生部门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医改是维护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随着医改进程不断加深,旧的问题与新的困难挑战交织,深层次的机制和体制问题浮现,需要拿出更大的魄力和勇气,坚定不移将医改进行到底,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展现新作为。

  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医疗卫生领域矛盾的着力点。一要坚持抓公立医院改革这一重点。维护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益性,加大公立医院的建设力度,牢牢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内涵建设为主,提高质量;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内涵式、集约性、高效的管理,提高效率;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要素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转变,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待遇。二要坚持补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这一短板。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三要坚持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一弱项。不断提高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让医改真正惠及患者,更有力保障全民医疗健康。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高水平医疗平台,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保障措施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破除逐利机制,有序推进一致性评价与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检查。提高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提升人民群众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只有在健康的天平上加重砝码,才能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加深沉有力,“人人健康、全民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