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普惠包容 实现共同发展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使得本就存在的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面对这些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各国必须以统筹疫情防控和复苏经济为第一要务,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坚持普惠包容,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主席近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进一步阐述了全球发展倡议的深刻内涵,呼吁关注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保障他们的发展空间,并表示中国愿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加强全球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这些重要论述为后疫情时代的各国共同发展、共建美好世界描绘了蓝图,指明了路径。
普惠包容发展刻不容缓
显而易见的是,疫情引发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但是各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并不一致,甚至分化严重。面对疫情冲击,各国纷纷推出了各种复苏政策,全球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迎来了恢复性增长,早前各家权威机构也对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乐观的预期。然而,这种复苏是不稳固的、不均衡的。受制于疫情反复、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水平由之前预测的6%下调为5.9%。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中,IMF预估发达经济体的2021年人均GDP将升至5.211万美元,而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均GDP仅约为585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8.9倍。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各种刺激经济复苏措施所能整合到的资源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不仅要面对全球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因为无法获取足够的新冠疫苗导致疫情防控不力,严重阻碍了经济复苏。可见,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分化严重,南北发展差距面临进一步扩大甚至固化的风险。
不仅如此,疫情还改变了全球财富流动走向,导致一些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凸显,加剧了贫富差距。尽管多年来各国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但是疫情严重冲击了世界上最脆弱的贫困群体,甚至使贫穷人口陷入更极端的赤贫,结果是2020年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普遍上升。据瑞士信贷发布的《2021全球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增加了520万人,总数达到5610万人,占据全球总财富的45.8%;处于财富金字塔底层55%的人群所拥有的财富仅占全球财富的1.3%;而最富有的10%人群却拥有全球82%的财富,其中,最富有的1%人群就拥有45.8%的财富。
以共同发展破解发展赤字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疫情已从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演变为世界经济危机。世界经济要想行稳致远,需要主要经济体充分发挥火车头的带动作用,更离不开各国经济的复苏增长。发展是和平的基石,也是生存和尊严的前提。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发展是硬道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各国只有通过走共同发展之路,才能为应对危机创造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唯有开放合作,顺应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才能让各国共同发展之路越走越顺。有关研究表明,10年来“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全球开放共识弱化,这值得高度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下,各国日益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以邻为壑、隔岸观火的行径不得人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识才是正道。各国要通过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有效推进全球经济复苏,为缩小贫富差距,跨越发展鸿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重大挑战创造坚实的基础。
唯有推动既平衡又充分的发展,才能使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少数人越来越富裕、多数人相对贫困的基础上。人类社会也应该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受援国到援助国,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小康,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发展经验表明,坚持普惠包容,从而实现充分而平衡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增长和分配、技术和就业的关系,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能否使得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为此,一方面要深切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真正做到在复苏的道路上不让任何国家、任何人掉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引领作用,加强各大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
唯有建立公平合理的疫苗分配机制,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才能为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疫情防控关乎各国人民的安危,在抗击疫情的全球防线上,任何一道缺口的存在都会导致功亏一篑。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全球疫情还将持续多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的研发与分配能否跟得上病毒传播与变异的速度。不尽合理的疫苗分配机制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从而制约其经济复苏和全球疫情防控。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中国对人民至上的坚守。中国将努力实现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内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当然,应对全球疫情,仅靠一国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国际社会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疫苗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着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努力避免发展中国家因为疫情防控不力而陷入发展鸿沟。
(作者:张恒龙,系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后疫情时代金砖合作“不褪色”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是习近平主席关于百年大变局的一项重要论断。 [详细] -
认认真真做好“精准”文章(人民论坛)
精准是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详细] -
江 宇:国际社会首要任务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