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论范式创新意义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倡导“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向世界展现了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和决心。生物多样性关乎地球家园安康,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突破了传统功利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的革命性认知。
人类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原始文明被动顺应自然到农耕文明主动利用自然的历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过度寻求积累和扩张物质财富而忽略国民生态福祉,片面强调征服自然,导致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锐减。在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上签字,开启了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实践进程。该公约是全球签署国家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
《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缔约方大会,每10年要制定未来1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2010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十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年目标(简称“爱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提出了以10年为期的20个行动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联合国2020年对“爱知目标”进行的评估显示,落实目标的成绩单并不尽如人意。在全球层面,20个“爱知目标”中没有一个完全实现,仅有6个部分实现。
将政治共识转化为经济行动,需要经济理论的支撑。国际上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在生物多样性经济学领域,2005年,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的成果之一《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得到的惠益)与人类福祉的关系,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了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学理和政策支撑。为进一步深化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政策分析,2019年初,西方形成了一份《生物多样性经济学:达斯古普塔评估》报告,阐释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经济学价值,在生态学和地球科学研究基础上提供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探讨如何在经济学研究中考虑人类最为珍贵的自然资本,试图赋予生物多样性类同于传统产品和服务的效用属性,从而利用市场途径加以保护。
这些研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其学理基础大都是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强调追求个体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一假设出发,其所开具的处方无外乎通过征税的方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通过自然资源的产权交易避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地悲剧”,通过“影子价格”核算生物多样性的资本价值等。这些方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但由于采用同样的市场核算方式、均一的市场贴现率计算经济发展的收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收益,也存在放大当期经济利益、缩减市场交易价值低但未来收益持久而巨大的生物多样性收益等问题。正是从这种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理论范式出发,美国一些政客拒绝牺牲自己的当前利益、不愿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类共同未来利益作贡献,在上世纪90年代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后一直没有完成批准程序;一些《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没有完全履行实现“爱知目标”的责任,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远低于预期。
中国实施“爱知目标”的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是世界上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认真落实“爱知目标”,在20个目标中有3个进展超越“爱知目标”要求,13个取得关键性进展,4个取得阶段性成绩。作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能够交出这样一份优异答卷,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意义。这也表明,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理论研究已明显落后于实践,需要构建新的理论范式,推动生物多样性经济学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生物多样性经济学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发展生物多样性经济学,构建新的理论范式,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秉持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生命共同体成员的共存、共荣、共享,而不是“理性经济人”的自我和当下利益最大化。要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不仅关乎当代人和一时一地的发展,而且关乎人类的永续发展。在计算经济发展的收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收益时,需要区分物质资产和生物多样性资产,既保障经济活力,又保障自然永续发展。在方法论上,强调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宜简单进行单一因子边际收益或成本效率分析。在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体系内,动物、植物、微生物形成动态平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相互关联、联动演化,需要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
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科学完备、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详细] -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详细] -
建立打击防范治理一体化工作格局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给群众财产造成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进一步提高治理成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