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冯煦明:在扩大内需关键点位发力

冯煦明 发布时间:2022-05-10 08:43:00 经济日报

  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这是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的主客观情况,全方位积极稳妥应对。

  从宏观层面来看,投资和消费疲弱是制约当前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主要“梗阻”,国内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缺需求、缺订单是当下很多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就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着力点。

  国内需求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大类。从短期来看,投资是实施逆周期调节、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最具主动性的政策抓手。相较而言,消费取决于微观居民主体在特定收入约束下的决策,且黏性较大,因而宏观政策对于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空间和作用效果都较为有限。当前,我国既存在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需要,也具备扩大有效投资的现实条件。

  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客观上仍然有大量领域亟须新增投资。比如,不论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还是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我国都存在大量投资空间,前者如交通、能源、农田水利、垃圾处理、战略物资储备、应急管理等基础设施;后者如5G、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

  又如,为实现“双碳”目标,钢铁、煤炭、化工、家具制造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面临巨量的“产能绿化”投资需求。同时,纺织、家电制造、煤炭采掘等诸多传统行业在科技进步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也需要实施技术改造来保持竞争力。新型农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也需要新增投资来实现产能升级和扩张。

  此外,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供给短板。人口净流入规模较大的城市普遍面临基础教育学位不足、医院床位不足等问题;以大学毕业生和新一代农民工为主体的新市民群体的住房情况还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一些地区老旧城区、老旧小区亟须改造更新,这些问题都意味着巨大的投资空间,需要增加有效投资来扩大民生服务供给规模,提升供给品质。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主体预期转弱的情况下,单项政策的作用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和信心,因而要从较高层面进行全局性、综合集成式的政策规划,聚焦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点位集中发力。

  首先,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实施联网、补网、强链工程。提升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基础设施,加快5G、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平台。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在交通物流、水电气暖供应、商贸服务等方面,为城乡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其次,要在传统行业实施产能更新和产能绿化工程,带动技术改造投资和产能绿化投资。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鼓励支持传统行业市场主体进行技术改造投资,更新生产设备,升级流水线和生产工艺,从而为提高产品品质和提升产业效益打好基础。科学限制高污染、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在一些市场集中度过低、产能过于分散、低水平竞争较激烈的领域,鼓励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法治化途径向高质量均衡和高水平竞争状态迈进。

  最后,要加快补齐民生领域投资短板。在幼儿托育、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环节,全面优化教育服务供给,系统性地提升国民人力资本,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跨越。扩大医疗及公共卫生事业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根据地区间人口流动格局,提高建设用地指标的供需匹配度,重点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加快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研究室主任 冯煦明)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