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元宇宙技术发展新风向
“元宇宙”这一概念被提出后,瞬间爆红科技产业,甚至被视为与“移动互联网”同等重要的技术概念。美国彭博社预计,到2024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可能到8000亿美元。目前国内信息产业各大公司也纷纷布局元宇宙产业。
不过,从国内外的产业布局和技术规划现状来看,业界并未就“元宇宙是什么、究竟能做什么、应当如何实现以及存在何种安全风险”等问题给出准确的答案,甚至是一些科技巨头企业都没解释清楚“元宇宙”的概念内涵。因此,在这种“红极一时”的现象背后,仍需要冷静看待元宇宙技术背后的概念炒作危机和经济泡沫:一是业界对于元宇宙概念尚未达成共识,该概念未能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应用场景明确区分,存在“新瓶装旧酒”的问题。二是元宇宙作为新兴技术概念,具有极高的行业门槛和技术能力要求,企业跟风投资元宇宙行业存在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机,对此,2022年2月,银保监会专门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醒相关部门警惕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市场反应过激,存在以虚拟现实设备商业化应用“伪证明”元宇宙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虚假泡沫。因此,应当冷静看待元宇宙概念产生的技术发展新风向:
第一,重视基础技术和底层技术的研发创新布局。应当重视基础技术和应用型技术的产业布局和政策引导,既要关注到前沿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也要注意潜在的概念泡沫。国家战略层面的产业布局应当对技术创新和产品概念创新予以区分,基础技术的研发突破是整个产业指数式增长的基础性条件,技术产品的研发并不能满足中国科技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到元宇宙,这些新兴技术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工业互联网、VR、增强现实(AR)等基础技术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新型产品和服务形态。监管机构的产业布局规划应当以能够具备产业变革的基础技术为重心,充分认识到元宇宙概念背后潜在的“概念创新”,即基础技术未曾发生变化,不过是具体应用方式有所变化。
第二,引导信息产业良性发展,避免无序竞争导致业界不合理布局技术研发方向。基于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结合VR、AR技术的发展经验来看,元宇宙产业取得实质性的技术创新需要经历漫长的研发周期。监管机构应当警惕市场利润最大化对元宇宙产业的负面效应,避免信息技术企业为了在短期内吸引投资而故意将现有的VR、AR技术应用解释为元宇宙产业的突破,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也会误导元宇宙产业自身的发展方向。监管机构应当适时适度地纠正元宇宙产业的畸形发展业态,避免重走VR、AR技术“市场火热,技术冷清”的老路。
第三,以审慎立场制定元宇宙产业监管政策。在元宇宙概念刚被提出时,有公司就声称开发相关虚拟社交产品,随后该公司股价在两个工作日涨停。尽管事后上交所对其直接予以监管警示,但是这起事件也暴露出概念炒作可能产生的危害。此前,即便国家和产业对区块链发展抱有极高的期望,但直至现在,区块链仍未形成合理盈利模式,这是因为任何新兴技术概念从研发创新到落地应用均需要较长的技术发展周期。元宇宙同样存在概念式技术创新的泡沫,这不仅会威胁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还会影响我国网信事业安全。因为资本追逐新概念的固有缺陷会阻碍网信产业的发展,“重概念,轻应用”的产业导向会严重削弱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能力。
(作者系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
-
元宇宙已来,法律准备好了吗?
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了“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 [详细] -
周辉:依法应对元宇宙发展中的风险挑战
2021年以来,围绕元宇宙的技术应用和产业投资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统筹协调,确立牵头部门、形成跨部门协调机制,积极应对元宇宙治理跨产业、跨地域、跨国界问题,确保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