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能够放大区域内大城市的辐射能力,促进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高级组织形式,也是提升要素聚集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
城市群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一般来说,人口和资源流动是城市之间互动的主要形式。在以区域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互动为主要形态的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人口和资源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流向相对发达的大城市的现象被称为“虹吸效应”,反向则被称为“辐射效应”。在城市群发展初期“虹吸效应”强于“辐射效应”,后期“辐射效应”则强于“虹吸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和资源进入大城市,我国城市规模和能级迅速扩张,出现了一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这一进程中,一方面,中小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加速向大城市聚集;另一方面,在大城市的“辐射效应”下,周边中小城市也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结构,城市发展格局转向城市群发展。
当前,我国城市群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多中心、多层级、组团式区域增长动力源,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立足大中小城市的特点,更加注重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完善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在城市群层面建立会商制度、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等,加强大中小城市之间的沟通协调。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优化超大城市人口空间格局,释放周边中小城市增长潜能。加强财税、金融、土地、产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套,为大城市各类资源要素流向中小城市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形成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市群治理机制。
推动大中小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大城市要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中小城市可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增强要素集聚能力,承接符合自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的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因地制宜选择培育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与大城市具有合理地缘经济关系的城市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产业互补发展。
强化大中小城市交通高效联通。以高铁、市域高速公路等为骨干,打通各类“断头路”“瓶颈路”,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提高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贯通性,促进人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顺畅流动与高效集聚。以交通高效联通推动产业、人口在大中小城市合理梯度分配,将大中小城市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要扩展大城市的辐射范围,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促进大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要增加体育和文化资源供给,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积极拓展绿化空间,营造现代时尚的消费场景,着力提升中小城市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引导大城市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向中小城市延伸,激发中小城市发展活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作者为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孙世芳:破解当前城镇体系突出问题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过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程度远远不够,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短板。 [详细] -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监管效能
我国已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近年来,城市能源基础设施事故事件频发,亟须加强电力、燃气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监管,切实保障能源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详细] -
关于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详细] -
从五个着力点加强广州城市韧性建设
韧性(resilience)一词最早源于物理工程学,其语义是“回复到原始状态”,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形变后恢复至原状态的能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