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礼:实现经济量质齐升要精准发力
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环境新变化作出的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把握辩证统一关系
质和量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实践一再证明,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现阶段,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就必须运用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把握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的辩证统一关系,凝聚形成最大政策合力。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是基础。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关重要。一旦经济减速,社会预期就会变弱,各类风险隐患容易暴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会受到冲击。只有保持经济合理增长,才能充分保障民生和就业。只有不断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才能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做大做优蛋糕,才能切好分好蛋糕,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因此,要找准发力方向,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推动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是保障。推动经济量质齐升,既要用好市场的手,也要用好政府的手,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当前,我国注重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着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力保障了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推动社会预期向好和化解风险隐患。
推动社会预期持续改善是关键。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稳经济的关键在于稳预期。如果预期变好,居民倾向增加消费,企业倾向扩大投资,资本市场趋向繁荣,进而形成国民经济正向扩张循环,内生动力就会不断增强,风险隐患将得以化解,并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宏观调控政策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大力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障碍和壁垒,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政策稳定性,切实缓解预期转弱压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好转注入积极动能。
推动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是重点。立足新发展阶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重大任务。这既源自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目标等新情况,又表现为风险本身的变化、演进、传染、蔓延等新特征,还体现为对风险防范、化解、阻断、止损各项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要求,也必然要面对全新的风险与挑战,以新战略来解决新矛盾。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为此,中央要求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这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了科学政策保障。
找准发展切入点
国民经济是一个循环的动态大系统。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善于把握经济运行客观规律,聚焦“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的要求,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把资源配置到“刀刃”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把“居民增收、企业增利”作为扩大内需的切入点。当前,我国传统领域的需求空间增长潜力有所缩小,新的需求增长点呈现出“多、散、不确定”等特征。新形势下,扩大内需的政策要更加注重在居民收入端和企业利润端发力,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落实好企业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增强内生动力的切入点。技术创新是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主要源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但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因此,要把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注重提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组织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探索建立需求导向型创新、任务目标型创新和兴趣导向型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要看到,深化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社会预期和防范化解风险的必由之路。下一步,要持续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激励,进一步激发各领域发展积极性;注重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作者宋瑞礼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监测预测与发展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王明辉:把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态势
我们要准确把握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新态势,顺应产业运行逻辑深度变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赢得先机。[详细] -
以中国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
近日,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信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 [详细] -
地缘经济碎片化后果显现,如何应对?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5%的同比增长。这一减少几乎完全来自环太平洋地区(净减67.08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剧减143.52亿美元,降幅23.7%;从韩国进口净减46.63亿美元,降幅35.5%。 [详细] -
多方面“全面开花” 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势不可挡
从支出看,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893亿元,同比增长3.9%,基本民生、乡村振兴、教育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人才支持、能源保供、人员流动、政策效果显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