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卢福永:紧抓汽车产业智能化新机遇

卢福永 发布时间:2023-08-24 08:17:00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随着汽车智能化时代到来,汽车产业迎来更大风口。能否抓牢汽车智能化发展机遇,对我国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提高汽车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变革正在重塑汽车产业链竞争格局。总体上看,我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之路是成功的,连续9年电动汽车保有量位居世界首位。但随着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电动化与智能化、网络化深度融合,国内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汽车产业迎来更大的新风口。能否抓牢汽车智能化发展机遇,对我国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提高汽车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汽车或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最重要的两条技术路径,一是智能座舱,即提供舒适、时尚、便捷、智能的生活空间,提升用户的内容体验和使用体验;二是智能驾驶,即从辅助自动驾驶逐步发展到更高级别的智能无人驾驶,优化用户驾驶体验。随着视觉、语音识别、感知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提升,智能座舱可能将迅速成为新一代智能汽车的标配。不过,智能驾驶涉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限制,商业应用进展相对缓慢。

  汽车智能化的兴起有多方面原因。一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创新。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与汽车产业融合,汽车芯片、操作系统等不断迭代,智能汽车不仅实现了商业量产,还在不断加快更新迭代速度。二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售量为389万辆,同比增长32.5%,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其中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活跃,是资本、技术、人力积极投入智能汽车产业的最强引力。三是国家的大力支持。比如,今年7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形成了“三横两纵”的技术逻辑架构,对推动新型智能汽车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看到,我国智能汽车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提升对汽车智能化的认识并形成普遍的行业共识,借鉴发展普通新能源汽车的经验,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发挥强有力的科研组织能力。我国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领域还有显著的短板,一些关键零部件对外国企业的依赖度较高,存在一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断链风险。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需要强大的科研组织和政策辅助,应发挥智能汽车创新龙头城市北京、深圳等的示范带动作用,甚至要借助新型举国体制的科研组织力量。比如,大算力芯片产业链的改善,不仅需要技术融合创新,还要良好的产品迭代生态,单靠一部分企业和研究力量不可能完成。

  打造多主体、跨行业的协同发展模式。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汽车将会呈现更快的迭代速度,意味着需要更大规模和持续的投入,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挑战是传统车企难以妥善应对的,正如目前行业领先的智能汽车生产“新势力”,均是集商业、金融、科技等多重属性为一体的资源整合器。我国在互联网应用、数字消费、数字娱乐、移动终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商业实践经验,如何把相关现代信息产业、服务产业的经验做法融合到智能汽车行业,是实现中国智能汽车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优化提升综合保障及治理能力。智能汽车的发展离不开重大基础设施的保障,比如高速网络、大模型和智能大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基于智能汽车较高的更新迭代速度,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考虑适当的超前规划及建设。同时,应进一步优化智能汽车行业的顶层规划部署,适时出台高效的产业政策,构建系统化的智能驾驶相关技术、产品和安全标准体系,完善自动驾驶相关的事故处理、责任认定等法律法规。在市场准入、监管、服务等方面提升行业治理效能,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对华合作,德国经济才能“去风险”

    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收缩,即2022年第4季度和2023年第1季度环比分别减少0.5%和0.3%,陷入技术意义上的衰退,引发外界对德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的担忧。[详细]
  • 我国新能源汽车具备国际竞争力

    U020221107309207171264.jpg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具有攀登世界领先地位的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详细]
  • 我国自动驾驶产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自动驾驶车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及自动驾驶产业链特点,对加速推进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与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