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9日在广西南宁闭幕。20年来,东博会共举办涉及互联互通、产能、海关、卫生、金融等的超300场部长级高层会议论坛,建立40多个领域“10+1”合作机制,促成一批旗舰项目相继落地,成功打造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南宁渠道”,助推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2023年是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东盟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共迎挑战,排除干扰,同享机遇,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走出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其中,经贸合作是重要亮点。
多层次命运共同体构建奠定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根基。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成功举行,中国和湄公河五国领导人本着“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精神,共同启动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一致决定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框架下的第一个次区域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7年来,澜湄合作经历了培育期、快速拓展期,迈入了全面发展新阶段,“3+5+X合作框架”的建立为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奠定了稳定根基。
2017年,中国与老挝领导人就共同打造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2019年4月,柬埔寨第一个同中方签署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3年2月,中柬双边命运共同体升级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2020年以来,中国先后与缅甸、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就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与行动促进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的经贸合作。
制度型相互开放加速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质升级。自贸协定开启和不断升级是制度型相互开放的重要标志。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率先启动,成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自贸区。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协定2.0版正式实施,在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规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进一步释放了制度型相互开放的红利,推动了区域内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落地实施,在服务业、金融业、电信业等领域,实施更大程度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质量。同年,双方开始推进自贸协定3.0版谈判,2023年启动首轮谈判。一旦谈判完成,将大力推动双方经贸合作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提升双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助推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此外,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生效实施,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实质性完成,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东盟制度型相互开放的水平。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随着双方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互补性不断加强,经贸合作规模不断创造新高。2013年,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额为4436亿美元,2022年增加到9753亿美元,年均增长9.1%,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0.7%增加到15.5%。10年间,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了1.2倍,中国-东盟连续3年互为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
2021年年底,中方提出在未来5年力争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优质农产品,目前已累计进口超过550亿美元,超出预计进度。榴莲、芒果、香蕉、山竹等价廉物美的东盟国家热带水果纷纷摆上中国老百姓餐桌,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东盟国家果农的收入。
在投资领域,2013年,中国-东盟双向投资额为1147.8亿美元,2022年增加到3800亿美元,增长了2.3倍。2013年,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企业约2500家,2022年增加到6500家以上,增长了1.6倍。
互联互通旗舰项目相继落地,助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落脚点。2021年12月,中老货运铁路正式开通运营。2023年4月,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促进了贸易往来,拉动了旅游经济,为老挝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2016年,老挝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为120万吨,2022年仅通过中老铁路运输的跨境货运总量就达210多万吨,贸易总量实现大幅增长。中老铁路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运货种类由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2000多种。
今年9月7日,连接印尼第一大城市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的雅万高铁正式运营,这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这条高铁由中印尼企业合资兴建,全线采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采购使用印尼本地生产的水泥等原材料,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大量招聘印尼员工参与工程建设,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的就业,培训印尼员工4.5万人次。高铁投入运营后,将大大改善沿线4000万人口的交通出行状况,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此外,国际贸易新通道将东盟国家海运与中国铁运结合,大大节省了货物贸易的时间和成本,推动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增长,同时也拉动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增长。
总之,经贸合作带动了中国-东盟货物贸易、投资等增长,价廉物美的商品让双方老百姓获得了实惠,增加了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东盟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将不断造福地区乃至全球。
(作者:许利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张贵洪:应支持非盟等组织适时加入G20
11月15日-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详细] -
东盟水果顺利通关,合作成果加速落地
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局之年,RCEP生效实施的第一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即将启动。[详细] -
中国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疫情等多重挑战,中国经济上半年同比增长2.5%,展现出了强大韧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