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代越是向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过去40余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要胸怀“国之大者”,锚定目标任务,奋发有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更加系统地促进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发展。高水平开放就是要在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联动效应,这样既可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进而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也可以大大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提升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夯实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和基础地位,提高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培育高端生产要素,引进国际先进要素,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开拓多元化外贸市场,促进和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循环,促进内外贸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
更深层次推动制度型开放。同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软性基础设施的开放水平和程度,决定着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全面、深入、持久的水平和程度。为此,应塑造良好的市场预期,提振外资在华发展的信心,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推介,发挥驻外经商机构和投资促进机构作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难点议题上加快标准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规则设计,构建新兴领域规则体系,形成更高标准的国内制度环境,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转变。在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同时,增强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高效统筹开放和安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更大强度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愈发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决定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重要引擎和重要来源。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解决“卡脖子”问题。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影响力和主动权,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合理优化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还不均衡。对外开放空间布局调整客观上有利于区域发展差距的收敛,其传导机制可以加速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制造及出口能力提升,有利于国内技术溢出及资源配置优化。应鼓励各地立足比较优势扩大开放,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开放措施,强化区域间开放联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促进东中西互动协同开放,助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扭转陆海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西部和沿边地区开放力度,在内陆地区增设国家一类口岸,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开放前沿,提升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水平。统筹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强化开放平台和枢纽功能,形成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增长点。
以更大担当引领全球经济治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产分工、贸易投资、要素流动等行为主体往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行为一旦跨越国界,必然要求超国家组织通过制定一整套公认的国际经贸规则,对全球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协调和治理。在外生冲击和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冷战后最大幅度的调整和结构性重塑。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寻求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坚决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参与并引领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减贫、紧急人道主义等领域治理合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让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持续办好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边平台,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利益融合。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仅倡导世界各国共掌全球命运、共书国际规则、共商国际要务、共享发展成果,更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拓展发展潜力、合作机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改善各国民生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技能人才发展生态迎来历史性变革
进入现代社会,更需要打造崇尚技能、有利于工匠成长的社会生态,弘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详细] -
开启世界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在深刻回顾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各国应携起手来,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详细] -
一项追求发展、崇尚共赢、传递希望的伟大事业
这一倡议致力于推动各方之间的合作,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它是开幕式现场为每一位领导人的真知灼见响起的热烈掌声,是欢迎宴会上向共建“一带一路”所有的参与者、建设者的真诚致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