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都市圈建设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提要
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不仅立足于城市,同时立足于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化率不是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城乡融合才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s)、都市区(Metro Area)、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城市聚集区(Urban Agglomeration(s))等一系列城市研究概念日益出现在各种议题中。都市圈从概念上讲相当于国外的大都市区,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具有明确行政边界的城市(municipality),而是超越行政边界、特指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聚集且密切联动的地区,通常它是由若干行政单元组成的空间地理概念。
自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来,各部委陆续推出相关指导性意见。今年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了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通过五大都市圈规划协调整合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为广东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政策抓手与工作思路。此次规划有以下几大亮点:
第一,弥补空间发展不平衡短板,发展梯度有序。首先将广东省全域按五大都市圈进行了全面统筹与整合,既兼顾了地理空间规模上的相对均衡,又兼顾到都市圈发展阶段与秩序。根据不同发展条件,在已具成效的广佛同城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广州都市圈范围,并细分 “良好基础、一定基础和基本条件”三类建设条件,规划建设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以及湛茂、汕潮揭都市圈。这一举措可以说开创性地将广东沿袭已久的圈层发展差异进行了规划重组,如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可以带动广东发展最薄弱的韶关、云浮、河源、汕尾等地市,从战略层面上弥补了空间发展不平衡的短板。
第二,实现都市圈发展互联互通,战略定位各有侧重。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全省域发展置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之下,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区域发展的路径依赖与资源瓶颈,同时通过中心-核心-轴带-增长极的科学布局,并通过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使五大都市圈实现了发展资源内部互联互通与外部整合。如广州、深圳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通过发展轴的联通夯实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金三角”发展格局,确立了珠海核心、东莞、惠州副中心定位,并推进了肇庆、深汕特别合作区等作为重要增长极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汕潮揭、湛茂两大都市圈分别从东西两翼将闽浙赣、广西、海南等区域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了有机联通,从此,以五大都市圈建设为抓手,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为主要方向,跨省际、辐射大华南地区的高质量区域发展成为可预见、可操作的战略框架。
第三,促进发展优势互补,宜居宜业各有特色。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首先从产业定位、产业体系建设以及产业协作互补等维度进行了全面设计。深圳都市圈立足于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广州、珠江口西岸两大都市圈专注于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湛茂、汕潮揭都市圈则共同构建互赢与互补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形成既有“现代产业高峰”、又有“现代产业高原”的高质量均衡发展产业格局;其次在宜居建设上,在进一步优化与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基础上,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一方面强调优质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资源的建设,同时强调彼此之间形成共建共享共保共育的协调发展机制,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外,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不仅立足于城市,同时立足于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化率不是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城乡融合才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
总之,五大都市圈承载了全省人民的期待,更承载了国家的期待。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提供广东经验。
(作者系深圳大学大湾区—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