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部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新征程上,如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让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质量就业可以从多方面满足职工需要,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因此,要不断探索提高就业质量的路径,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扎实的基础。
高质量就业是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
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助于不断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就业是职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就业能够使职工生活更加幸福,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次,就业不仅是获取收入的手段,还是实现人生价值、打破阶层固化、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此外,高质量就业能够缓解社会不平等现象,有效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就业公平,不仅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劳动力大市场的必要举措。
提高就业质量是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就业能够让职工获得稳定、可预期的收入,就业总体稳定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能够为职工生活品质提升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就业在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无论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还是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每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都在1100万人以上。即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表现出较强的就业韧性。总体看,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与职工生活品质提升,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提高就业质量是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前提。衡量就业质量的维度有很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研究,一般认为,就业质量应包括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就业稳定、职业发展、职业培训、就业公平、工作生活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可以看出,影响就业质量的多项因素都与职工生活品质密切相关,提高就业质量是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前提。
当前影响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当前,提高就业质量还有较大空间,与高质量发展和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概括起来,目前我国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些劳动者工资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者工资实现了持续增长,并基本保持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但相对来说,一些劳动者尤其是产业工人收入仍有待提高。
一些劳动者工作时间较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小时,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周平均工作时间,许多行业工作时间更长。过长的工作时间不仅会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年轻人没时间婚恋等问题,影响生活品质提升。
就业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仍存在着诸多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的问题,如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设置不合理的招聘条件,减少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职业发展空间相对不足。近年来,灵活就业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重要就业渠道。然而,不少灵活就业人员产生“去技能化”倾向,并出现“就业极化”现象,职业发展呈“直线型”“重复型”状况,上升通道较窄。
提高就业质量推动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应尽快补齐短板,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扎实的基础。
第一,努力实现就业增量提质。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是提高就业质量的首要任务,实现充分就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及未来很长时期,不断扩大就业、持续增加就业岗位都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稳就业、扩就业首先要稳增长,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主导作用。同时,稳就业还要稳市场主体,增强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积极性。
第二,强化法治对提高就业质量的作用。提高就业质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法治的力量,要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依法治理,整治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尽快建立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将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两同步”落到实处。在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社会保险参保方式方法的更新,以适应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新挑战。采取多种措施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就业。
第三,重视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而职业技能培训是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关键所在。在不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作用,同时激发职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把提高培训实效放到重要位置,以是否真正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水平为评价标准和最终目标。高度重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其职业发展渠道,提高其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第四,分类施策,关注重点群体就业质量的突出矛盾。当前,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毕业生、脱贫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等是就业工作需要高度关注的重点群体。虽然就业质量是共性问题,但每个群体的难点又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分类施策,精准服务,针对影响就业质量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
第五,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提高就业质量、进而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但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其中,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和服务质量不高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多开辟专题招聘、专项招聘、特色招聘等渠道和平台,提高招聘求职的效率、精准度和针对性,降低供需双方的搜寻匹配成本。
第六,加强对高质量就业的评价、监督和指导。建立科学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和短板,提高政策优化能力。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切实让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试验区,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加以推广。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参与的社会合力,推动就业质量提高和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的同步实现。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