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乡村资源变资产
近两年来,林芝市米林县坚持正确处理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的关系,依托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一个理念、两个办法、三种模式、多种效益”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民宿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有力推进了以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充分肯定。
坚持“一个理念”产业发展思路
米林县围绕“旅游兴县、实干立县、融合发展、富民强县”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把民宿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的关键内核,加快推进“三个转型”,即:由快速游览向度假休闲转型、由单一门票收入向综合服务转型、由资源经济向复合经济转型,打造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为核心,东部片区和中心城区为支撑,雅江两岸同步开发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让农田、牧场成为田园风光,让农副产品成为旅游产品,让农牧业生产成为旅游体验,让农牧区成为旅游景点,让农牧民家庭成为家庭旅馆,让农牧民群众成为旅游的参与者、服务者和受益者。
2017年,米林县接待区内外游客86.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亿多元,同比均增长15%。今年,米林县接待游客总数、收入更是大幅度增长。仅1至6月份,全县就接待了区内外游客62.6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2亿多元 ,同比分别增长99.99%和86.19%。
落实“两个办法”规范民宿发展
米林县积极转变扶持模式,建立政府诚信基金,加快培育民宿经营主体内生动力。目前,已完成了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派镇索松村等6个旅游示范村建设。
一是制定旅游经营服务主体标准化管理办法,推行“1311”(即:一套体验式传统活动、三个特色菜品、一套民族歌舞表演、一套文化旅游特色产品)服务,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接待水平,形成了民宿行业业内标准。
二是制定星级家庭旅馆评定办法。建立家庭旅馆发展协会,强化体制支撑约束,行业协会正面协调引导,鼓励家庭旅馆竞相发展,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了游客。截至2017年底,米林县共有家庭旅馆89家,床位1904张,其中星级家庭旅馆83家,参与旅游服务农牧民群众超过3540人,综合收入超过3200万元,同比增长14.3%。
形成“三种模式”促进多元发展
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米林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大力支持民宿经济健康发展,形成了股份合作、集群、多元融合三种模式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股份合作模式,集体农户共同发展。在米林县委、县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派镇索松村春白组以“村集体主导+能人带动+集体成员参与”的股份合作模式发展民宿经济,融资800多万元,在南迦巴瓦峰脚下、雅鲁藏布江畔建成占地30亩、集精品民宿、特色餐饮、水果采摘、民俗娱乐等为一体的公尊德姆农庄,日接待游客300多人,带动农户日均增收416元,并按“村集体5%+农户65%+致富带头人30%”的形式分配收益,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稳定来源。
——集群发展模式,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派镇索松村是观赏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峰主要地点之一。近两年来,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积极寻求经济发展新突破,坚持党建引领、协会自律、集群发展,用好家庭旅馆提档升级扶持资金、“藏宿贷”“金卡村”等政策,努力改造提升家庭旅馆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严禁欺客宰客等不文明经营,逐步告别 “小、散、乱”,推动民宿经营标准化、规范化和多元化发展。目前,全村家庭旅馆床位达1000多张,带动全村年人均增收1.4万余元。
——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巴嘎村久米农特产品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采取“党员+致富能人”“供销合作社+农特产品生产体系”模式,统筹资源,改建农家院落,打造集藏式精品民宿、民俗展览、农事体验、田园观光、根雕艺术、农特产品加工供销于一体的集体经济新业态。同时,该合作社组建赤董尼玛实业有限公司,聘请专业营销管理团队,与西藏阿里云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2017年研发商品16个、通过CS认证并成功实现标准化品牌化运营6个,农特产品品种13个、产量4.6万余斤,年销售额达230余万元,盈利50余万元,带动3000多人实现年人均增收766元。
取得“多种效益”实现联动共赢
在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中,米林县建立健全联动共赢长期机制,使“多种效益”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取得了可喜成果。
——通过发展民宿经济,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受益农牧民群众达3500多人。
——帮扶贫困户稳定脱贫效果明显。公尊德姆农庄带动本村12名群众就业,使5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久米农特产品供销合作社累计帮助周边群众销售农特产品获利600多万元,带动了60多户贫困户增收。
——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优化,村“两委”带领群众谋发展奔小康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民风民俗更加和谐,群众自发组建民宿协会,齐心协力美化村容村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努力提高自我素质,形成了邻里间团结奋进、经营上联动互促、生活中自律友爱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