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0 > 《中国民族》

勒布沟的新物像——山南市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掠影

发布时间:2020-12-17 11:14:00来源: 《中国民族》


勒乡干部群众在“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活动仪式上 勒乡乡政府供图

  离开山南市隆子县玉麦村,我们继续向西南进发,行程约360多公里后,便到达错那县勒村,也是勒门巴民族乡政府驻地。这里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乡共55户148人,下辖勒、贤两个行政村。

  虽已入秋,但地处喜马拉雅山东段勒布沟大峡谷的勒村依旧绿意盎然,泉水潺潺,缭绕的云雾像洁白的哈达环抱着山谷中的村庄。沿着蜿蜒的柏油路进入勒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等大红标语格外醒目,一栋栋别墅式的新居整齐排列,家家户户屋顶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前,与整个西藏自治区一样,勒乡正在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勒乡党总支书记李佳表示,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座谈会重要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民生,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好幸福家园。

  据山南市民宗局的同志介绍,兴边富民行动实施的近5年间,国家投资2865万元用于勒乡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2016年以来,国家就投资1.3亿元用于勒乡小康村建设和茶产业发展。在勒村,全村33户90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固边与富民并重、安居与乐业并举的边境小康村建设成果显著。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优质旅游资源,村民们种上了“高山茶”,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富裕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人人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山这边比山那边建设得好、边境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愿景已然实现,更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一杯“高山茶”、一碗“旅游饭”

  勒乡有个茶厂。

  勒乡属于半农半牧村,平均海拔2300米左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种植上好的高原茶提供了良好生态条件。然而,以往由于分散种植,再加上没有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和推销理念,村民的茶叶收入并不可观。对此,勒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次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带领村民致富,首先要转变村民的传统观念,成立合作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罗布次仁说。

  在乡党总支、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正式成立,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运行模式,成功打造出“勒仓莲”茶叶品牌,村民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合作社成立之初,罗布次仁便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当地成家立业十几年,“外乡人”罗布次仁早已成为地地道道的勒村人。他带领记者参观了茶叶生产加工车间,绿茶、红茶、速溶茶……伴随着机器的轰鸣,鲜绿的青茶经过专业化的炒制、揉捻、干燥等工序,一包包不同种类的茶叶被生产出来。车间门口贴有一张清单,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位村民的分红明细账目。

  “社员都是本地人。分红是帮助群众增收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憨厚朴实的罗布次仁颇有感触地说。

  经过几年努力,勒乡茶叶合作社现有可采摘茶田210亩,2019年茶叶总产量达15833斤,合作社创收272万元,全乡农牧民人均年增收1.1万余元。

  “以前靠自己种植根本养不了家。现在,我们把土地租给合作社,不仅有土地租金,而且还能在茶厂上班拿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村民索朗曲宗高兴地说。在勒村,村民和他一样都是茶产业的受益者,实现了就业不离土不离家。

  为推进茶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满足村民增收的心愿,乡党总支、政府多次邀请外省制茶专家实地指导,并组织社员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等技能。此外,茶厂还组织当地年轻人到外地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培训,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脱贫攻坚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增加群众收入的优惠政策,下达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兴边富民)共计47.1029亿元,仅山南市就投入项目资金6亿多元,并全部统筹整合用于产业发展和边境小康村建设。

  谈及未来发展,罗布次仁希望能够和村民们一起努力,带领茶叶品牌“走出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勒乡的高山茶。

  除了茶产业,旅游也是勒布沟的一张亮丽名片。这里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气候宜人,拥有森木扎等多处旅游景点。近年来,乡党总支、政府深挖旅游资源,采用“农业+旅游+农家乐”方式,建设完善特色小镇基础设施,打造原始生态游、魅力边境游、门巴特色文化游、小康乡村游等,大力发展旅游业,帮助更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勒乡幸福的多民族家庭

  为提升边境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国门形象,稳边固边,西藏自治区推出了新型特色城镇示范点项目。2015年,勒村入选全区首批20个新型特色小城镇示范点。2017年,随着《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2017—2020年)》出台,勒乡勒村因地制宜,顺利完成规划设计、搬迁安置、群众自筹资金收缴等工作,其中群众自筹资金670余万元。一期建设项目于2017年12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勒村33户于2018年2月全部搬进新房。离勒村不远处的贤村22户村民也于2019年全部入住新房。至此,全乡不落一户喜迁新居,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齐全,民族特色更加鲜明,这也为勒村旅游业提供了保障。

  如今的勒乡,农家乐、餐饮、超市等随处可见。全乡已有22户村民经营家庭旅馆和农家乐,最高年收入达10万余元,少的也有3万多元。截至目前,全乡旅游业收入达24万余元,仅此一项平均每户一年增收4364元。

  伟色是勒村最早靠发展旅游致富的村民之一。一家6口人如今住上了217平方米共4层的大户型新房,客厅内摆放着现代化的家电和藏式桌柜等家具。前年刚搬进新居时,伟色便谋划起来,“一楼自住,二楼开茶馆和超市,三楼、四楼搞家庭旅馆。”两年时间过去,他家的茶馆、超市经营红红火火。经营民宿的房间按面积大小,住宿费为150~300元不等。记者到来时,两层6间住宿客房全部满员。

  “我们之前住的房子是石木结构,烧柴做饭很不安全。再加上当地雨水多,屋顶漏水是经常的事。村里的路也不好走,一下雨就一身泥。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住进了水泥钢筋的房子里,通了电,全村覆盖4G网络,路也变成了水泥路,生活方便多了。我们能走出去,游客也能进得来。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如今,伟色仅靠经营小卖部和住宿一年就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伟色家的旁边开着一家四川饭馆。此时并非饭点,只见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时尚饮品,可用手机二维码支付。老板娘来自四川自贡,在这里开店已经两年了。

  “这里的村民很好客很朴实,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喜欢这里。这几年边境地区发展越来越好,游客更多了,我们开店的收益也更好了。”

  老板娘的话语里带着川妹子的直爽劲儿。在勒村生活两年多,她也成为村民的一员。邻里的口味喜好,她也都能清楚地说出来。

  “输血”不如“造血”。打破“等靠要”的思想,勒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把发展产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之策。一杯“高山茶”,一碗“旅游饭”,俨然已经成为拉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勾勒出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小康画卷。

  一位“家庭医生”、一张“连心卡”

  “奶奶,我们过来为您检查身体。”

  “奶奶,血压有些偏高。记得按时吃药。”

  ……

  当记者走进勒村村民地母家时,正巧碰到家庭医生仁增措姆上门为其检查身体,并填写健康档案。

  64岁的地母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她因过去常年放牧导致脚部残疾,行动不便,是村里唯一的“五保户”。为了能够方便日常就医,乡卫生院和地母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书,由固定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她提供上门服务。

  “奶奶年纪大了,患有高血压,要随时关注身体健康状况。我们经常过来探望老人,有任何问题都能随叫随到。”仁增措姆说。

  2016年,勒乡为全乡群众开通了家庭医生服务,定期为服务对象进行健康体检,及时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药品。在地母家最显眼的位置,就摆放着一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资料袋。据乡卫生院负责人次旦卓嘎介绍,这个资料袋里装的是村民每年的健康体检报告,可以作为后期治疗的依据和参考。对每一户每一人的健康情况,乡卫生院都做了详细记录,“一户一档,一户一袋”。目前,勒村33户村民全部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同时,全村村民都加入了新农合医疗,看病费用可以按照比例报销。在家庭医生的定期宣讲下,村民对国家健康扶贫、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此外,当地还组建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于一体的健康服务团队,为患有重大疾病的村民提供制定诊疗计划、诊疗方案等服务。去年,勒村村民的县外就诊率在90%以上。

  村民达瓦顿珠患有肝病,在健康服务团队的帮助下,2019年到山南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由于治疗及时,他目前恢复得很好,只需要定期复查。

  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提升群众工作时效性,乡党总支政府发放了党员干部一对一服务群众“连心卡”。在地母家便贴着这样一张卡片,卡上清楚地写着乡党总支书记李佳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乡卫生院里买不到的药,我会帮助她买回来。平时她有任何困难,地母都可以给我打电话。这些我都会尽力帮助协调解决。”李佳说。

  “常进群众门”“会说群众话”“乐解群众忧”“实帮群众困”“深知群众情”“真交群众心”,这是勒乡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六把“标尺”。“一名干部帮到底,结对帮扶更贴心”,更是生动彰显了全乡党员干部为农牧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责任和担当。

  一只手工碗、一出传统戏

  见到门巴木碗的手艺人扎西巴珠,还颇费了些周折。

  从天亮等到天黑。第一次登门拜访,家人说他和村民一起去巡山了。等村民都回来了,他又去了山上捡木材。眼看着天都黑了,他依然没有回家。家人又指了指远处半山腰上的一间小木屋,说他可能在工厂里做木碗。

  说是工厂,其实就是搬迁之前的老房子。气喘吁吁爬到半山腰,村主任在门口大声招呼一声,没有动静。难道一时半会儿真的见不到这位“神秘”的手艺人了?正想着,一位个子不高、憨厚朴实的汉子从房间里探出身来,露出憨憨的笑。

  这个房子是扎西巴珠的手工作坊,低矮的房门,进去要弯下身子。各种工具摆在中间,四周都是已经成型的木碗,整个屋子弥漫着木材的味道。

  扎西巴珠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错那县觉拉乡。过去靠伐木为生的他,因为勒乡林木繁茂,便留了下来,成家立业。随着国家大力加强生态保护,严禁砍伐,扎西巴珠便去邻近的麻麻乡学习制作木碗,这一做就是15年。

  门巴木碗是门巴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可以日常使用,而且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目前,扎西巴珠是勒村唯一的门巴木碗手艺人。制作木碗早已成为他的爱好,不仅技艺越来越精湛,而且乐于把手艺传授给周边群众。特别是随着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木碗销路越来越好,他的收入自然也很可观。

  除了扎西巴珠,在勒村还有一位“守艺人”——格桑丹增,门巴戏《阿吉拉姆》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在长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门巴族取长补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阿吉拉姆》。从前,《阿吉拉姆》的传承都是依靠言传身教,没有文字记载。2007年,门巴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格桑丹增被确定为代表性传承人,并获得2万元补助。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相继投入大约80万元用于传承和保护《阿吉拉姆》。如今,有了专业的道具和训练场地,村民们学习、表演门巴戏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扶持下,包括《阿吉拉姆》在内的门巴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取得了很大成果。

  今年国庆节期间,为了更好地向游客展示门巴文化,格桑丹增和徒弟们每天都在村里的活动广场上表演《阿吉拉姆》。每到傍晚,徒弟们换上演出服装,为游客上演一出精彩的门巴戏。“刚开始带徒弟时,整个村子只有6名演员,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人,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格桑丹增兴奋地说。他和徒弟们曾到江苏等地进行展演,前不久还应邀参加了拉萨的“雪顿节”,并得到拉萨市委宣传部17000元奖励。

  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勒乡不大,但文化底蕴深厚;勒乡人少,但不乏“身怀绝技”的群众。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弹奏出勒乡文化传承、根脉延续的多彩乐章。

  一段巡边路、一件红马甲

  除了非遗传承人之外,格桑丹增还有一个身份——乡武装部长。说起这位武装部长,村民无不表示敬佩和尊重,尤其对他的巡边经历津津乐道。

  1962年边境局势紧张,格桑丹增的父亲次旦增为解放军当向导,表现突出。从小,父亲就教导他们:“咱们的分界点一定要记住,国家的领土千万要守住!”在父亲的影响下,格桑丹增从13岁开始做向导,和解放军一起守边护边,至今已有38年。

  “守土固边是我们边民的责任和担当。没有国就没有家。”当被问起守边的感受时,格桑丹增话语里透露着坚定和自豪。

  38年的巡边路并不容易。“过去条件艰苦,我们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双脚。缺少食物,我们就自己备点糌粑、辣椒。遇到黑熊、野猪也是常有的事。现在条件好多了,有路的地方我们都能开车上去,而且食物充足。”格桑丹增边翻看照片边讲曾经的巡边经历。照片上,记录着每一位护边员的笑脸。巡边虽苦,但是他们心里高兴。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今,村民们爱国守边的意识更加强烈,积极主动加入到巡边的队伍中,护边早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边民补贴、护林员岗位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也为边境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勒乡,10人组成的乡联防队中,9人是党员。乡党总支还在群众放牧点建立临时党支部,形成边境党建长廊。今年“七一”,勒乡举办了军地党组织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系列活动,同升一面旗、共唱一首歌,军地互联互通、军地交往交流交融。“勒乡群众和部队官兵长期以来情同一家,早已鱼水相融。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让军民情深像格桑花一样越开越灿烂。”李佳如是说。

  在勒乡,“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等标语鲜艳醒目、随处可见。抵边居住,贴边生活,放牧就是巡逻,生活就是守边——世世代代的勒乡人民守护着祖国的神圣国土,建设着幸福家园。

  红马甲便是建设幸福家园的生动缩影。

  在勒村,到处都有穿红马甲的人。这些都是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由村民自愿组建,负责日常村容村貌的管理和维护。“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有义务保持她的美丽。”这是每一位志愿者的心声。

  以前,当地村民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垃圾乱丢乱放。如今,在红马甲志愿者的带动下,村民的卫生意识大大增强,乡风文明之风日渐盛行,大家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守护神圣国土,建设美丽家园。勒乡勒村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国土,用实际行动建设每一方家园。

  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勒村,藏族村民多布杰和门巴族妻子群宗相亲相爱、勤劳肯干,不仅把自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民族团结模范。其实,像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家庭,全村就有22户。他们,无疑是勒门巴民族乡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亲如一家的生动写照——无论哪个民族,无论什么时候,乡亲们都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前不久,错那县举办的旅游采风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航拍达人深入勒布沟实地拍摄。勒乡秀美的原生态山水、淳朴和谐的风土人情,特别是新时代边境小康村的崭新风貌,令摄影师们非常欣喜和震撼,并被定格成一幅幅航拍作品推向外界。这个曾经隐匿于藏南边境山谷云雾中的地方,向世人展现出了无穷魅力。

  走进勒乡,我们探寻着这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兴边富民、全面小康的成功密码——在村民采茶时跃动的指尖上,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乔迁新居、旅游兴业的喜悦中,在各级干部走村入户、不落一人的贴心服务里,在手工木碗美丽的花纹和“非遗”古戏悠扬的唱腔中,在巡边员每一串坚实的脚印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迈步新时代,勒乡人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