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盛开在珠峰后花园——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掠影
素有“珠穆朗玛峰后花园”美誉的吉隆沟,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海拔从县城的4300米直降为1800米。越野车沿蜿蜒的公路穿行于山谷,只见远处雪峰矗立、云雾环绕,眼前满山翠绿、鸟语花香。
吉隆,藏语为“舒适村”“欢乐村”之意。这里与尼泊尔接壤,边境线长162公里,县域面积9300平方公里,辖4乡2镇41个村(居),总人口1.79万人,生活着汉、藏、回、珞巴等民族。
曾经的吉隆沟交通闭塞、发展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雪域边陲旧貌焕新颜。尤其经历“4·25”地震后,吉隆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更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风景如画的小康家园
远眺吉隆县吉隆镇一角
吉隆镇的玛嘎边境小康村,藏语意为“敬爱母亲”。在玛嘎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红色标语分外醒目。作为边境一线的村居,玛嘎村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做祖国母亲的好孩子,像敬爱母亲一样爱党爱祖国,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珠峰后花园”,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传承爱国守边精神,携手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2015年4月25日,邻国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波及我国西藏吉隆、聂拉木、定日等地。其中,在吉隆境内造成部分人员伤亡,3683户房屋受灾,道路、电站、通讯基站等多有受损,并引发地质灾害隐患。面对近百年来西藏最大的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亲切关怀下,当地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各族同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尤其让人深为感动的是,地震发生后,吉隆居委会的老阿妈尼玛曲宗不顾余震危险,从家里房屋废墟中找出了毛主席的画像。
地震后的残垣断壁,阻挡不住当地干部群众追求幸福小康生活的步伐。紧盯“二年基本完成、三年整体跨越、五年同步小康”重建目标,吉隆县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和自筹,3年内先后投入13.39亿元,实施民房恢复重建、特色小城镇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项目落地、公共服务强化和地质灾害治理等9大类87个项目,恢复生产、家园重建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如今,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早已变成了风景如画的景区,群众的住房宽敞了、环境美了、笑容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也更加坚定,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正携手迈进小康社会。为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玛嘎村群众自发在石头上刻下“吉隆不会忘记”六个大字,存放于吉隆县“4·25”抗震救灾纪念馆。
吉隆沟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村民米玛普布的家门前,停放着自家的大马力拖拉机,二层小楼的窗台上鲜花盛放,庭院内各种蔬菜长势喜人。50岁的米玛普布对“4·25”地震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正在亲戚家帮忙的他,眼见着房屋震动、歪斜甚至坍塌。最后虽无人员伤亡,但顷刻间自家的房屋全部倒塌,经营的小卖部物品也毁于一旦。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地震发生后,村里组织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开展了自救。随着更多救援官兵及时赶到,整个救援有序高效地进行着,灾民第一时间被安置好,大家的情绪也很快得到安抚。来自各地的救援物资陆续运来,从大米、糌粑、蔬菜到大衣、棉裤、皮鞋,每家每户的生活物资都很充足。米玛普布家的大衣柜里,至今还珍藏着当时发放的棉大衣等物品。漂亮的藏式橱柜里,则摆放着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时中央代表团赠送给各族群众的打茶机。
吉隆镇玛嘎村村民米玛普布和妻子在自家客厅
米玛普布和妻子达娃曲珍的勤劳肯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特别是新家园重建以来,夫妻俩勤劳致富的劲头更足了。玛嘎村属半农半牧区,米玛普布家不仅养了20头牛,今年种的油菜、青稞、荞麦、豌豆和土豆收成也不错。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夫妻俩在非农忙时节上山挖虫草、采菌子,收入亦非常可观。两人还抽空外出打工,加上边民补助、林业管护员等政策性收入,一年下来全家至少八九万元入账。
说起今昔对比,米玛普布握起拳头,先是伸出小拇指,“以前是这个。旧房屋里黑黑的,出门都是泥巴,人畜混居,思想观念也落后。”他激动地说着,又向记者竖起大拇指,“现在是这个。新房有了,水电路全通了,大家的想法也变了。外出打工、开店的多了,买车的人也多了。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一切都不会有!”
同时,村里的特色产业发展也正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红利。在玛嘎,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藏白酒,这种以荞麦作为原料的酿酒工艺在当地有着悠久传统。随着脱贫攻坚和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推进,2017年,玛嘎村成立藏白酒加工合作社,全村91户中有79户入股,每户投入1400元,加上村里筹措的项目资金,总投资30万元,年底统一分红。眼下,合作社在公路沿线设了临时销售点,还申请了注册品牌商标。
沿着盘山公路抵达玛嘎村旧址附近,一座依山而建、用石头垒砌的藏白酒加工厂跃然眼前。周边风景怡人,满山的松树透出清香。庭院式加工厂左右两侧是品酒室,可供游人在此品美酒、尝美食。沿石阶而上,酿酒间内安置着藏族传统的酿酒设备。合作社统一收购原料后,由村里的酿酒能手在此酿一年的新酒。
万众一心抓巩固,干群同心奔小康。就在玛嘎村合作社积极推进的同时,2017年底吉隆县实现脱贫摘帽,退出国家深度贫困县行列,开始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工夫。
到去年底,全县推进包括玛嘎藏白酒在内的产业项目28个,兴建了富民商贸中心、边贸点扶贫综合经营中心、洗车场,打造了霍尔巴羊经济圈、藏香猪标准化养殖及电子商务项目等。同时,推进奶牛、藏鸡、竹编、皮革、木碗等合作社扶持项目,还新建了吉隆口岸帮兴仓储物流二期和霍尔巴羊人工种草建设项目等。
老玛嘎村静静坐落于山间,野花椒树、桃树、苹果树上结满了果实。地震后,村民将没有倒塌的房屋加固,用于圈养家畜。这里依然保留着当地特色的木式院墙,墙基砌石头,上方垒木头。曾经,当地村民主要靠上山伐木砍柴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如今,满山郁郁葱葱,生态保护意识深深扎根在老百姓心中,哪怕是一棵小树苗都不会带下山。
记者在进村路上偶遇了57岁的普珍,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正忙着从山上把割的草背回家。家中的30多头牛全靠她和丈夫照料。普珍说丈夫是一名党员,在牧场要起带头作用的。现在每个牧场都有党员,带领群众放牧巡边。“共产党好!习近平主席好!我们吃住啥都有了,感恩党!”普珍高兴地说。
索朗次旺和自己的母亲正在老村内准备给奶牛挤奶,房屋里储备了满满的过冬饲料。今年34岁的索朗次旺从17岁起开始放牧,他的哥哥是村干部,姐姐在日喀则市生活。前几年他身体不大好,现在慢慢康复了,正想着成家立业好好孝敬老人,还准备到村夜校参加学习。“现在发展变化非常大,生活条件都特别好。一边放牧,一边巡边守边,我们对边境的一草一木都很爱护。”索朗次旺说。
从盘山公路向山脚下望去,玛嘎村栋栋新居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听说,新村附近的山上不久后将架起一条索道,为发展乡村旅游打基础。
“祝福伟大的祖国!”
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同在一天,全国人民沉浸在欢度双节的喜庆氛围中。在边境吉隆,节日的气氛同样浓郁。虽然受疫情影响没有组织大型文艺表演,但升国旗、入党宣誓、歌唱祖国这些活动一样也不少。
10月1日一早,玛嘎村第一书记洛桑多吉就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为升旗仪式做准备了。每周村里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乡亲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今天的仪式开始前,每家每户的村民代表身着盛装,比平时来得更早,心情也更加激动。北京时间10点整,大家排成整齐的队列,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响起,大声齐唱国歌。国旗冉冉升起,在高原上空迎风招展。
“今天非常高兴能在国庆节和大家一起参加升旗仪式,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很自豪!”31岁的洛桑兴奋地说,国家越来越富强,家乡变化也特别大。以前是土房、石头房,现在都是钢筋水泥建造。他自己平时开车拉货,以前是土路,现在到哪里都是柏油路,“特别方便!”
69岁的老村主任洛桑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和现在真是天差地别。过去日夜操劳,只为挣口饱饭吃。现在党和国家政策特别好,我们想吃什么都能吃上,也不用那么苦了。两不愁三保障都有了,养老保险也有,过得特别幸福!”
“祝福伟大的祖国!”年轻的尼玛卓玛略带害羞,在阳光下笑得更加灿烂,表达着玛嘎村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参加升旗仪式后,全村党员来到抗震纪念馆的宣誓台前,由村党支部书记多吉索加领誓,重温入党誓词。目前,玛嘎村有党员19名、预备党员两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59岁的多吉索加任村支书已有20个年头,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与全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永远不能忘记入党初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80年中央第一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今年召开第七次,我们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要长久性保护生态,长久性守边护边。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将永远牢记在心里,并且要传承一代又一代。”
46岁的达娃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发展生产要靠双手,务农和放牧都不能放松。如果我能更多地帮助到乡亲们,心里会非常高兴。”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日喀则市边境线长达1750多公里,从仲巴县到吉隆县一路走来,今天又参加了玛嘎村的升旗仪式,我再次切身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守边护边的强烈责任感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党的政策这么好,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民族团结一家亲,西藏的未来更美好!”陪同记者采访的日喀则市民委副主任强巴顿旦深有感触地说。
多民族家庭的美丽人生
王康健与藏族姑娘米玛在吉隆结下百年之好;刘志宏与藏族姑娘索朗用勤劳的双手撑起温暖小家;龚仕凯与达曼姑娘普布卓玛夫妻恩爱,携手创造幸福美满家庭……在吉隆镇,一个个多民族家庭的故事,诠释着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情感,讲述着团结一心共奔小康的幸福喜悦。
10年前,从河南来吉隆打工的王康健,与同在当地发电站务工的本地藏族姑娘米玛相识。两人情投意合,喜结良缘。结婚后,王康健在镇上打工,米玛照看家庭,还学着将河南菜融入了藏餐。平时,夫妻间多说普通话,如今王康健也能听懂不少藏语,习惯了乡亲们叫他“巴桑”。
王康健的儿子尼玛次仁在吉隆镇完全小学读一年级。记者到他家时,河南老家的奶奶正在微信视频里亲切地叫孙儿“小龙”,姑姑家的孩子也欢快地同尼玛次仁打招呼。这几天,王康健回河南考驾照了,打算买辆小车搞客运。尼玛次仁希望自己以后也常去河南,“老家兄弟姐妹多,想必会很热闹”。
索朗的家靠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山顶白雪皑皑,庭院内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38岁的索朗是个勤快的妻子,把家里打理得干净整齐。丈夫刘志宏去拉萨打工了,双胞胎女儿白珍、达珍在县城读初中。23岁那年,索朗与刘志宏一起回到丈夫的老家四川遂宁,按照当地习俗办了婚礼,随后在那里生活了5年。待举家回到吉隆后,被当地人称为“刘总”的刘志宏,在第二故乡靠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温暖幸福的小家。一对双胞胎女儿的出生,更是给夫妻俩增添了无穷乐趣。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培养好,做服务社会、建设家乡的有用之人。
因为爱情,龚仕凯从日喀则市来到吉隆沟,与达曼村姑娘普布卓玛喜结良缘。婚礼是在村里举办的,一对新人戴着洁白的哈达,接受全体村民送上的祝福。经家中亲戚介绍相识后,这对在恋爱期间没少拌嘴的情侣,爱情不断升温,最终走进了婚姻殿堂。龚仕凯的老家在四川绵阳,他经常领着普布卓玛回乡探亲,亲朋好友都很喜欢他这位端庄贤惠的妻子。如今,10岁的儿子巴桑扎西在绵阳读书,7岁的女儿达娃普赤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曾经在日喀则市当厨师的龚仕凯,到吉隆沟后从事的工作更加多样化。这里的口岸贸易很红火,来自尼泊尔的车辆经常在干道上排起长龙装货卸货,龚仕凯看到了商机,在村边搭起店铺烹饪饭菜、售卖日常用品。今年受疫情影响口岸暂时关闭,但边境小康村的建设又为他提供了不少打工机会。普布卓玛也依靠自己学习的民族手工艺,编织出美丽的装饰品,不仅售卖给村里人,周边的群众也经常预定购买,一家人的生活有滋有味。
多民族家庭幸福和睦,吉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和拓展。这些年,吉隆县始终把增强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积极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唐蕃友谊源远流长,打造“大唐天竺使出铭”教育基地;万众一心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打造招提壁垒、清军墓教育基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造“4·25”抗震救灾纪念馆;展示国门形象,开展“山这边、山那边”和“边民、非边民”生产生活对比。同时,聚焦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举办吉隆国际边贸文化旅游节、农牧民运动会等节会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依托民族特色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融、加快经济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甲拉”是流传在吉隆沟的民间舞蹈,舞者以翩翩舞姿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经过不断创新发展传承至今。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吉隆镇完全小学将“同甲拉”舞蹈改编成学校的课间舞蹈操,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校长格桑介绍,学校始建于1964年。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以及吉林援藏资金的大量投入,共筹措了约3000万元建设新校园。崭新的教学楼、专业的塑胶跑道、绿草如茵的操场,让这座雪域高原上的小学在硬件设施上不输于内地的学校。同时,从内地来的七八位教师与当地教师结对交流,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从幼儿园开始,除了藏文课,都是用普通话授课,师生们平时交流也都说普通话。
9岁的格桑央金上小学三年级了,平时除在课间跳“同甲拉”舞蹈,她还与同学一起到镇广场跳,曾取得自治区级舞蹈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12岁的尼玛顿珠读五年级,喜欢跳舞的他梦想着长大了做一名舞蹈家。雪山、绿树、新房、国旗,是这些爱舞蹈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家乡颜色。
春风满边关
虽已是初秋时节,但在吉隆沟感受到的依然是浓郁的春的气息。吉隆沟作为日喀则五条沟中最深的一道,是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森林景区,美丽的吉隆藏布河在高山峡谷间奔腾。
坐落于吉普大峡谷的吉隆镇吉普村,相传是尼泊尔赤尊公主远嫁进藏时,迎亲队伍与送亲队伍相会的地方。如今的吉普村,处处焕发着边境小康村的新时代风貌。沿着崭新的水泥路,一栋栋漂亮的藏式二层小楼矗立在道路两侧,家家户户庭院整洁卫生,鲜花绽放,果树繁茂。有的家庭开起客栈、商店、休闲吧,有的村民在自家院前售卖虫草、灵芝、雪莲等特产。穿过吉普村,便能尽览珠峰自然保护区美景。
沿着盘山公路继续上行,一个隐秘在高山深处的村落呈现在眼前。这里是乃村,从村边高山顶上,可纵览吉隆镇政府所在地全貌。“要是六月份来,满山都是盛开的杜鹃花,如世外桃源一般。”乃村的曲桑见到记者便说。今年雨水特别多,断断续续下了3个月,即便如此,来当地旅游的客人还是不少。
曲桑是乃村的木碗技艺传承人,也是吉隆县政协委员。在他家二楼宽敞的客厅里,摆放着加工好的木碗、木杯等。昨天一早,就有订户开车拉走了300多个。“现在销量特别好,本来预定的是500个,但实在加工不过来。”曲桑介绍说,现在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群众办喜事或日常家用都喜欢用木碗,盛饭菜、喝酒喝茶及存储物品都很实用。客厅内摆放着一排藏式木雕家具,这也是当地传承发展的传统手艺,目前正在努力开拓外地市场。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乃村成立了木碗手工艺合作社,目前已实现村干部、党员、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边缘户“五个百分百”全部入社。随着道路条件改善及木碗销量持续走俏,在县农牧局的支持下,合作社今年又建起600多平米的加工车间和展销厅,并购置了新设备。目前,厂房已经盖好,正等待验收。曲桑也在盘算着,以后除了到日喀则、拉萨以至北京参加展销活动外,还要利用网络推介,更好地扩大销售市场。
前不久,曲桑在村微信群里发出了培训木碗加工技艺的通知,有20多位村民报名参加,大部分是年轻人。培训期内,每人每天补贴60元,加工好的成品自己带走,学成后可以按合作社的标准分红。25岁的加布学习木碗加工刚20多天,以前主要在村里种地。他告诉记者,有了一技之长,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乘车穿行在大山中,吉隆沟的每一个村庄,都令人惊喜不断。登上山顶盘旋的阶梯,一座高山湖泊在天空映衬下美轮美奂。高原暖阳,吉隆沟处处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在这里,见证中国力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掠影
玉麦的发展,是西藏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一个缩影。[详细] -
莲花秘境 换了人间——林芝市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达木村掠影
路的一端,是中国“县县通公路”的历史性记录;路的另一端,连接着墨脱人“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详细] -
勒布沟的新物像——山南市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掠影
经过几年努力,勒乡茶叶合作社现有可采摘茶田210亩,2019年茶叶总产量达15833斤,合作社创收272万元,全乡农牧民人均年增收1.1万余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