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0 > 《中国民族》

在这里,见证中国力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掠影

发布时间:2020-12-17 13:48:00来源: 《中国民族》

  59岁的卓嘎和57岁的央宗,是唯一经历过玉麦乡成立以来四次移民的人。

  第一次是在1964年。为了解决玉麦乡居民的生存难题,政府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日拉山另一侧的曲松乡盖起新房,给他们分了粮食和牲口。当时,玉麦乡大部分居民迁出,只留下卓嘎、央宗和她们的老父亲桑杰曲巴一家开始了长达32年的坚守。

  第二次是在1996年。上级为玉麦派来一位乡党委书记和一名副乡长,两人都是拖家带口来的。从这一年开始,全乡人口渐渐从1户3人增加到9户32人,寂寞许久的玉麦开始热闹起来。

  第三次是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的一年多后,玉麦迁入47户人家,全乡达到56户191人。就在这一年,玉麦不仅如期实现脱贫,边境小康村建设更是如火如荼。

  第四次是在今年。随着11户43名新居民迁入玉麦,这个曾经被称为“三人乡”的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边境乡,已经变成了宜居乐业的小康家园。



卓嘎(中)、央宗(左)姐妹和当地边防战士在一起(2017年10月29日摄) 新华社发

  “国家强盛了,边陲才有幸福安宁。”

  国强边陲兴 玉麦焕新颜

  从山南市隆子县城出发前往玉麦乡,大约四五小时的车程。越野车一路前行,光秃秃的山坡上渐渐生出些许植被和小野花,红红绿绿,仿佛画家给大地抹上的色彩。沿途历经高山草原、低矮灌木、原始森林、白云流水、牛羊满山,越向南,林草越茂密、氧气含量越高。经过列麦、加玉、准巴、斗玉、三林等乡镇,翻过海拔4700米的日拉山口,我们在缭绕的云雾间看到一联排蓝顶藏式小屋和静静流淌的玉麦河。藏族司机尼玛把车停在半山腰的缓坡上,手指山脚下植有“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字样的绿草坡方向说:“玉麦,到了。”


玉麦乡一瞥

  玉麦并没有生长像玉一样的麦子。相反,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里过去几乎不产粮食。当地人食用的每一粒粮食都要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三座大雪山,从山外背来。过去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玉麦,“山顶在云间,山底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得几天。下雨等半夜,下雪封半年。”崎岖难行的山路和长达半年的雪季,让原本就偏僻遥远的玉麦几乎成为与世隔绝的所在。

  201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在21个边境县628个边境村实施小康村建设。也就是在这一年,政府投资5亿多元,升级改造了玉麦通往外界的50公里盘山公路,拓宽了这条从前最宽处仅3米的山路。对长期受制于交通的玉麦人来说,外面的世界离他们终于“不再遥远”。

  “柏油路修好后,我再也不用牵马翻山了。”坐在自家客厅里,白玛江才一边捧着热气腾腾的甜奶茶,一边笑着跟记者拉家常。

  今年55岁的白玛江才,是玉麦乡唯一的邮递员。在过去的40年里,每逢冬季,玉麦通往外界的公路总会被积雪覆盖。遇上泥石流、塌方、雪崩,车辆根本无法驶入。白玛江才牵着他的马,每月5次来回翻越日拉山,每次往返约70公里。

  1978年,13岁的白玛江才还住在离玉麦30多公里的扎日乡曲松村。那一年,还是少年的他接下了为玉麦送信的工作。从此,他几乎成了玉麦和外界唯一的“信使”,一干就是40年。从小放牧留下的脚伤经常隐隐作痛,每次望着他翻山送信渐渐远去的背影,妻子那贡总要偷偷抹泪。

  高寒、路远、雪崩乃至野兽出没,白玛江才一路上的伴侣只有他的马。“路上就着雪吃糌粑,休息的时候就和马儿说说话。”

  玉麦的路,曾是村民们共同的痛。多年前,玉麦村村主任次旦扎西为运输过冬物资开车外出,车直接陷进了雪地里,等第二年雪化后才把车取了回来。“冬季翻山出去全凭运气,修一条公路是所有玉麦人的期盼。”次旦扎西对记者说。

  过去靠人和马,来往玉麦送信需要2天。现在邮政车直接开过来,只需要2个半小时。如今的白玛江才从事一些接信分发的工作,妻子那贡再也不用在那些大雪封山的日子,为他担惊受怕了。最让他开心的是,路通之后村里建了客运站,每周有两趟客运车来往隆子县城和山南市,在昌都市工作的儿子可以经常坐车回家了。

  “大概没有人比我对玉麦交通改善感触更深的了。”白玛江才黝黑粗糙的面庞上,仍带着经年累月风吹日晒的痕迹。通路的那天,这个倔强的藏族汉子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路的变化,只是玉麦近年来边境小康村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麦并入国家电网,解除了水电不稳定的困扰;通网络后,玉麦人跟上潮流用起了微信;基层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等相继投入使用……玉麦人的生活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好。

  “以前走路到县城缴社保费和领养老金,遇上大雪封山,根本就出不去。”65岁的老人次仁拉姆说,“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社保,还能通过农行设在乡里的金融服务点领取养老金,很方便。”

  2018年,玉麦全乡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余元,远超西藏平均水平。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铺开,新的乡政府办公楼、学校、卫生院相继建成使用,公园、游客中心、玉麦酒店等也在筹建中。

  26岁的次旦米久是玉麦乡卫生院的一名医生。2018年9月,他从西藏藏医药大学毕业后,自愿报名来玉麦乡卫生院工作,成为了一名“新玉麦人”。从家乡拉萨来到玉麦,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气候。玉麦常年潮湿寒冷,特别容易引发感冒、肺炎一类的疾病。

  2019年4月,崭新的玉麦乡卫生院建成。从最初只有一名藏医到目前共有5名医护人员,从最初简陋的一个房间到现在拥有西医、藏医、检验3个科室的二层建筑,如今的卫生院已经完全能满足全乡居民的卫生医疗基本需求。

  “我们卫生院还有CT室和B超室,村里的孕产妇想做个检查也很方便,不用大老远跑到县医院去了。”次旦米久告诉记者,村民看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费用百分百可以报销。

  对玉麦乡的变化,27岁的电力维修工丹增桑珠同样感同身受。2011年他从家乡扎日乡来到玉麦工作时,全乡用电还仅仅依靠唯一的一个125千瓦的小水电站。冬天山上结冰,水流不下来,电压不稳,村民们的家用电器一插就断电。“卫生院、学校、乡政府冬天经常断电。电炉子都用不了,家里冷得跟冰窖一样。”回忆起过去,丹增桑珠止不住的摇头。2018年2月,玉麦正式接入了国家电网。村民们不再担心电压不稳烧坏电器了,家家户户必备的酥油灯也成了“文物”。

  “架电网时,不说资金投入,光是在山上铺设一根电线杆好些个工人就得花一两天时间。”玉麦乡乡长胡学民告诉记者,“但为了这几户人家,国家硬是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做成了!”

  夜幕降临,白玛江才和妻子那贡吃完饭后,一边收拾屋子,一边和记者聊着家乡的变化。电视里正放着《乡村爱情故事》,这是那贡最喜欢看的电视剧之一。她告诉记者,家里通上百兆宽带网络后,一下子可以收看到全国50多个电视频道。

  如今,手机通话、手机上网以及互联网电视、视频聊天、移动支付已经走进玉麦乡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据胡学民介绍,兴边富民行动的近5年间,国家先后投资2000万元用于建设玉麦基础设施等项目。仅2018年以来,国家又投资1.3亿元用于玉麦幸福小康乡的建设。目前,优质的通信和信息化网络已覆盖全乡。乡里有12名学生在外地上学,家长们通过网络和他们联系起来非常方便。今后还有更多的居民迁进来,移动的百兆宽带将有效助力玉麦人享受更优质便捷的“互联网+”生活。

  “玉麦人非常爱国。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强盛了,边陲才有幸福安宁。”胡学民说。

  “我们年轻一代一定会传承和发扬好先辈们的精神,做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和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有国才有家 爱国守边精神代代传

  “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断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2017年12月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现场,主持人白岩松为卓嘎和央宗所致的颁奖词中的这段话,深深打动了电视机前亿万观众。

  1962年,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也就是在那一年,卓嘎、央宗的父亲桑杰曲巴主动给解放军官兵带路巡逻边境。在巡逻过程中,他们将自制的五星红旗插在边境国土上。踩着脚下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看着在山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中国”两个字在桑杰曲巴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在卓嘎和央宗两姐妹的记忆中,父亲桑杰曲巴对玉麦的情感“浓得化不开”。1959年玉麦乡成立,桑杰曲巴开始了自己29年的乡长生涯。几年后,大多数群众都因为生活困难选择迁出玉麦,但桑杰曲巴一家却坚定地守在这里。“要把祖国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根草守护好。”

  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她们知道,守护脚下的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老父亲已去世多年,放牧守边成为姐妹俩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虽然全身布满被荆棘刮伤的印迹,但是两人从未放弃过。巡边时每走到一个标志性的地点,她们总会插上一面国旗。“我们俩一辈子都会守在玉麦,直到生命结束。”卓嘎和央宗的声音轻柔,却坚定有力。

  如今,守边的队伍不断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以来,全乡从9户32人增加至67户234人。令卓嘎、央宗姐妹俩最开心的是,有党的好政策及国家对玉麦的持续投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玉麦守边。

  “国家给玉麦边民的补助达到每人每年6000元,并且逐年提高,另外还有8000元的固边富民补助。”胡学民告诉记者。

  胡学民刚到玉麦工作时,就被老乡长一家三口守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决心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他经常带着联防队员一起巡边。五六天的时间里,他们带着饼子、糌粑和风干牛肉,在离河比较近的宿营点休整。“宿营点大都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虽然条件艰辛,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胡学民说。

  2011年,玉麦边防派出所成立,边境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今年23岁的毛林已有5年多的兵龄。他清楚地记得2015年6月的那次巡逻。经过6个多小时的徒步巡逻来到所谓的“争议区”时,眼前的一切让他难以置信。

  “在我国领土上的一些树干和石头上,居然涂有外国国旗和文字等。这是外方妄图蚕食我国领土的惯用伎俩。”毛林立刻和联防队员一起,用刀把树上、石头上的图案文字全部铲除。“我们在巨石上用油漆写上‘中国CHINA’后,都不约而同地面朝首都北京的方向敬上庄严的军礼。”说到这里,这位来自四川的小个子军人眼里噙满泪水。

  与毛林同龄的李阳,现任玉麦乡边防派出所副所长。他原本是山南边境管理支队的机关民警,在去年底主动向支队领导申请到玉麦工作。“守边护边是军人的职责,我还是单身,没有家庭负担。吃了别人吃不到的苦,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甜。”说这番话时,这个成都小伙子白净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巡逻区域山势陡峭,野兽时常出没,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轻的民警们用双脚丈量着边境的每一寸土地,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换来了玉麦的平安。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在去年新建成的玉麦乡小学一年级的班会课上,老师白玛桑珠在黑板上写下这八个字后,学生们跟着他一起大声念出。这堂班会课的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两姐妹的回信精神,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举手回答问题。

  毕业于河南开封二师的白玛桑珠是隆子县日当镇人,去年10月主动报名到玉麦小学当老师。“我们学校的硬件条件在全县都是一流的,教学质量在全县也是数一数二。去年统考,全县24个乡村小学中,我们学校排在前三名。”

  到了玉麦之后,白玛桑珠发现,爱国主义深深扎根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心中。“玉麦有爱国护边的优良传统,孩子在父母和乡亲们的耳濡目染下,自然也形成了这样的意识。”白玛桑珠告诉记者,村小的班会课中都设置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主题课程,引导孩子们长大以后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大学毕业后,央宗的儿子、玉麦乡第一个大学生索郎顿珠,本来有机会走出大山,但他毅然报考乡政府公务员,回到了家乡。工作之余,他经常沿着祖父、姨妈和母亲当年走过的路,带着年轻一代的玉麦人巡边。“爷爷从小就跟我说,我们的根在玉麦,不管走得多远,都要回到这里,守护好家乡。我们年轻一代,一定会传承和发扬好先辈们的精神,做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和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玉麦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如果再见到总书记,我想跟他说,玉麦人永远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

  兴边富民 小康路上不掉队

  胡学民最近很忙。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他感到特别激动和兴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这为我们加快玉麦发展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玉麦离北京4000多公里,但党中央始终牵挂着这里,玉麦群众的心始终与习近平总书记紧紧连在一起。

  白玛次仁和那贡夫妇每天都要把家里的领袖像擦得干干净净,再仔细地将哈达挂在上面。“感恩总书记的关怀,玉麦的生活一天一个样。”

  55岁的白玛次仁和那贡,是玉麦最早的9户居民之一。刚搬来的时候,家里石头砌起来的房子只有天花板,四壁空空。在老乡长桑杰曲巴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安下了家。

  如今,夫妻俩165平米的新家里,一层是客厅、厨房、储藏室,二楼有3个卧室。建房自己出了30%的费用,其余都是国家补贴。宽敞明亮的客厅内,彩电、冰箱......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还有藏式沙发。说着说着,那贡笑得合不上嘴,“现在生活是最幸福的,比以前干活累了睡觉的时候还舒服。”

  玉麦的发展,是西藏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一个缩影。2019年,随着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推进,全乡56户人家都搬进了新居。56栋崭新的轻钢龙骨装配式楼房里,又多了一些崭新的面孔。这些新玉麦人,大多来自附近的乡镇。

  “新家比以前的土房子好多了,又保暖又防潮。”去年新搬来的仓决曲珍对玉麦的生活很满意,她的丈夫这天到山南市看车去了,打算贷款买辆卡车搞运输。

  卓嘎、央宗也都分别住进了新房。家里最醒目的就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姐妹俩的回信,被放大了贴在客厅墙上。“玉麦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如果再见到总书记,我想跟他说,玉麦人永远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说话时,卓嘎把手放在胸前,面向墙上贴着的回信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如今在玉麦,孩子上学免费,守边固边有补助,生病报销医药费,路通了,电来了,定居房舒适亮丽,边境旅游日益兴旺,军警民亲如一家。“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玉麦要建成美丽幸福小康村这个嘱托,我们时刻牢记心头,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央宗说。

  2018年获得“时代楷模”称号后,卓嘎、央宗姐妹把这份荣誉化作更大动力,带动更多干部群众加入守边行列。守边固边还要兴边。边境小康村要实现提质增效,必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玉麦人开始琢磨蹚出一条兴产业的新路。

  离玉麦村7公里,有4个新建的蔬菜大棚,每个1000平米。“你尝尝这个高原黄瓜,绝对是纯天然绿色产品。”胡学民从藤蔓上摘下一个大黄瓜喜滋滋地说。“新鲜蔬菜在我们这儿可是宝贝,如今我们基本上可以实现季节性供应蔬菜了。通过合作社的经营方式,村民们还可以入股分红。”

  结合地域特点,玉麦还积极发展村集体养殖业。利用援藏项目投资65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500亩的藏香猪产业基地,每年可出栏500头左右。53户村民自愿入股,参与养殖和分红。“让村里有产业支撑,让农牧民有就业渠道,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村民有了一技傍身,可以更好地守边固边。”湖南省常德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员颜克红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展望玉麦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满。

  31岁的索朗德吉是去年刚搬来玉麦的。起初应聘工作岗位的时候,她有些犯愁。“村干部问我,你会干什么。我说我也不会什么,只能打杂。其实我很想提升一下技能,有一技之长。”

  为了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乡里拿出专项经费,从拉萨请来专业厨师团队做培训,索朗德吉和10多个村民报了名。一个多月后,她从原来只会做一些家常藏餐,到现在藏餐、川菜都拿手。大家也都称赞她做的菜好吃,当地边防派出所还跟她签了2年半用工合同,每个月工资5000元。

  “我们要不断为村民创造条件提升他们的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让玉麦群众在边境一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胡学民说。

  随着玉麦知名度的提升,旅游的发展潜力也逐步显现。去年底,玉麦成功入选国家4A级景区。目前,乡里围绕赏杜鹃花、观高山湖泊、穿云杉林、体验高山牧场做文章,已投资1000万元的玉麦“布拉加日”精品旅游徒步路线也正在建设中。

  有了人气,商店、餐馆、家庭旅馆、甜茶馆在玉麦越开越多,几户重庆移民还在这里开办了“重庆饭店”,村里首批21户家庭旅馆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村民亲手制作的竹器编织、木雕工艺品,借助刚成立不久的全国首个边境基层供销合作社,成为“玉麦制造”的畅销品。

  去年10月底,村民卓玛拉宗搬到了二层小楼的新家,楼上房间全部用来做家庭旅馆,开业不到10天就有20多人入住,加上楼下的超市,现在一年的纯收入有10多万元。“我们计划下一步还要安装空调和有线电视。”卓玛拉宗的普通话比过去流利多了,“收入高了,我打算把旁边那栋楼也租来开旅馆。”

  索郎顿珠在西藏大学就读时,专业就是旅游经济。这两年玉麦开始开发旅游项目,他的所学也有了用武之地。“玉麦精神是玉麦旅游最大的一张名片,有很多自驾、骑行的‘驴友’专门来玉麦体验爱国守边精神。乡里目前正在重建我爷爷的故居,同时建设乡史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玉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索郎顿珠的眼神中满怀憧憬。

  半个世纪,四次移民。卓嘎、央宗姐妹见证了玉麦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感受到祖国今非昔比的富强。

  离开玉麦的时候,天下着濛濛细雨。我们一起在植有“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字样的绿草坡前合影后,车慢慢驶出玉麦村口。细雨将窗前的风景变得模糊,在这里采访过的每个人却都清晰地一一在我眼前浮现。他们嘴角溢出的幸福笑容,眼神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谈到守边护边责任时的坚定语气,都让人动容。

  什么是中国?在我们结束玉麦采访的几天后,共青团中央和星球研究所共同推出了一部宣传片,名字就叫《什么是中国》。这部片子从考古学、地理学、人类学等方面,谈古论今,讲述了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的诞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而对于我来说,却是在玉麦,在采访了卓嘎、央宗、胡学民、索朗顿珠、白玛次仁……这些或老或新的玉麦人后,才终于得出了答案。

  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眼中噙满的泪水,巡边路途中被荆棘刮伤的痕迹,将自己缝制的五星红旗插上国土的用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努力……,都印证了对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正是在玉麦,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之于每个公民的意义,同时见证了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如何用一生来守护我们的祖国,如何用奋斗来创造奇迹。

  永生永世,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