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有根”的乡土课

发布时间:2022-04-25 16:34: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对湖南省吉首市马颈坳镇团结小学的学生而言,穿着自己精心绘制的苗服,向全校师生介绍设计理念,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在去年年底学校举行的“苗服创造营”乡土课成果展示活动上,梁兴开指着苗服上的一处花纹说,“这个是我仿照老师的图画的。”接着他又向大家展示苗服左肩位置的图案,“这个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另一名学生石志韩讲完作品的设计理念后,不忘为自己拉票:“如果你觉得我画得好的话,给我投一票吧!”现场顿时掌声一片。

  最终,由师生观众现场投票选出了4名最佳苗服设计师、12名优秀苗服设计师、10名最佳银饰设计师、10份最佳苗服设计稿。这些“参赛”学生还伴随音乐,来了一场“酷炫”的苗服走秀。

  “有一种自家娃成气候的成就感。”六年级语文教师张辉由衷地说。她和另一位青年教师陈雪芳,执教校本乡土课。她们希望通过这种充满趣味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有根”的课堂,让孩子们真正认识自己的家乡和文化。

  新课程,“新”师生

  “乡土课是什么?”这是陈雪芳在第一节“先导课”上与学生讨论的“关键题”。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学生觉得这是关于乡村生活的课,还有的认为这门课主要“讲一些传统”。

  2021年秋季学期,张辉、陈雪芳带领团结小学五、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学习了以“湘西苗族服饰”为主题的乡土课。在她们的课程设计里,苗服之美不仅与独特的花纹有关,更蕴含着文化传承,是“穿在身上的史书”。

  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师陈雪芳第一次进行校本乡土课教学,她坦言,“很多文化内容都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才了解的。”她经常向张辉“取经”,张辉此前曾有一学期乡土课试点的教学经验,最初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课堂上,每当同学发言时,大家都约定好一个规则:不评价、不否定、认真听。“说”在乡土课上变得寻常且频繁,同学们因此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正向反馈也越来越多。

  在“湘西的历史分享会”上,张辉鼓励同学们勇敢地上台演讲。后来,张辉收到一名同学的“悄悄话”:“虽然我汇报时有点结巴,也有点害怕,但我觉得自己还挺厉害的。”

  不同于“规规矩矩”的语文课,乡土课有不少实践任务需要团队协作。五年级的同学为小组起了名字,有的组名出自课文《少年中国说》,有的干脆就是读音好听的单字组合。轻松的乡土课氛围里,放在语文课上也许不算合格的采访稿,大伙儿可以各抒己见;一些字写得不太好看的同学,动手能力很强,专注地用锡纸和铁丝制作出有想法的苗族银饰小手工。

  陈雪芳在乡土课上发现同学们有许多令人惊喜的闪光点,“我会从各方面去表扬他们”。而在张辉看来,“通过乡土课,孩子们有新的视角认识我,也有新的空间让我发挥,还蛮奇妙的。”

  带着学生认识家乡

  “你对苗服有什么印象?愿意穿来学校吗?”

  对于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将自己的想法匿名写在小纸条上交给老师。两位细心的青年教师觉得,采取这种特别的交流方式,能让同学们从心里感到安全。

  小时候,陈雪芳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是苗族人,也不愿意穿苗服,觉得只有老人才穿。到城里读书后,她总担心他人区别对待城乡的目光,等到解开心结,懂得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无关出身时,却不再是孩子了,“我现在会面带微笑地告诉别人:我是苗族人,我会讲苗语,你想让我教你说两句吗?”接触乡土课后,已是家乡小学教师的她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成长足迹,“我们的孩子,是否也会有这样的看法?”

  对于苗服的印象,不少学生认为“古老”“神秘”“颜色不好看,花纹好看”……两位教师由此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苗服图案,指导他们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苗服花纹大揭秘”。

  对于“揭秘”的答案,也是“开放式”的。张辉理解的乡土课知识并非应试“知识点”,“我们并不一定要孩子掌握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者根本就没有正确的答案”。

  苗服设计环节,同学们的苗服设计稿五彩缤纷,增添了各自喜欢的颜色和“混搭”的花纹寓意。学生石萱的设计理念关于未来:“把这件衣服送给我自己,(希望自己)长大后是个和善、善良的人。”

  两位教师还会引导同学们带着问题到村里采访穿苗服的老人,与他们对话;放学回家,要和家人聊一聊他们眼中的苗服;同学们还会带着课上画的苗服给家人看,他们也想知道家人的评价。

  “我们希望乡土课能够打破学校的‘围墙’。”在张辉看来,爱家乡不是口号,而是情感连接。

  作为村小里的班主任,陈雪芳清楚,“我们的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很多。”而孩子们“跟家人沟通的话题和时间真的很少。”同为班主任的张辉说。

  “苗服创造营”乡土课成果展示活动结束后,两位教师专门整理了当日的图文和视频,分享到家长群,家长纷纷点赞、转发。

  一位同学的母亲这样评论:孩子棒棒的。时代在变化,但不要忘了我们民族的文化。

  一学期的学习,五年级学生黄玉婷对“乡土课是什么”有了崭新的体会,原来乡土并不“土”,“我觉得乡土课是老师带着我们认识家乡的课”。

  组团

  马颈坳镇团结小学的三至五年级,已合并到马颈坳镇中心完小(以下简称“中心校”)。在“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在线集体备课大赛活动”(以下简称“集体备课大赛”)中,中心校的教师参赛团队荣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组二等奖。

  张辉告诉记者,参加集体备课大赛时,教师们选择了乡土课“苗年”主题中关于湘西腊肉的一个课时——《苗年里最香的味道》,“当时,我们把湘西腊肉以及广式腊肉实物带到了课堂”,启发同学们课后用手机拍摄有关湘西腊肉的推广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湘西的文化风味。

  这次集体备课大赛,张辉和陈雪芳是有备而来。此前,她们已经开发出3个主题的乡土课。在扩展校本乡土课程设计下功夫,形成有关湘西的校本乡土课程系列是她们的“小目标”。本学期,两位教师一起开发的“家乡风俗——湘西苗年和家乡人物”两个主题的乡土课,继续在中心校进行。

  从团结小学转来的五年级学生,在中心校重新分班,陈雪芳带中心校五(三)班,教语文课和乡土课。新班级有几名上过乡土课的学生,以及更多从未接触过乡土课的同学。

  “湘西苗年”主题课程第一节“先导课”上,班上初识乡土课的同学“有点蒙”。陈雪芳分享了上学期成果展的图片,“我就跟他们讲,我们后面会有很多手工,需要大家动手做一些我们家乡的东西”。特别是得知每个人都会有彩笔、彩泥、卡纸的工具包,全班一同参与乡土课活动,同学们掩饰不住兴奋。

  乡村教师们质朴的乡土情怀伴随着教学落地,而她们探索的过程,并不是“孤军作战”。

  2021年7月,张辉、陈雪芳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向荣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展的暑期教师培训乡土课程班。来自湘西的几位教师在培训课上展示了苗族服饰乡土课程设计,获得了高校学者的肯定。“让我们更加有信心了!”陈雪芳说。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王海英非常关注乡土课程在乡村小学生从认知发展到核心素养各方面的推动作用。她认为,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是在情感连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

  陈雪芳在乡土课程分享、答疑的“自研团队”微信群里,提出过一个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同学们喜欢有趣的乡土课,但她担心课堂变成手工课。王海英这样为她解答:“手工作为实施乡土课的载体,可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上乡土课。”

  陈雪芳说,“形式上不用那么在意”这句话让她踏实下来。在王海英看来,“乡土课与手工课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学目标不同”。

  同学们在乡土课、阅读课上的进步,使张辉对培训中提及的教师“乐业”感触颇深,“老师对乡土的热情,必然会感染听课的孩子们”。她觉得这是乡村教师能够体会到的充实和幸福。

  第一次参与暑期教师培训后,陈雪芳对实施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跃跃欲试,“带着学习的成果,我们回家乡去,建设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孩子”。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