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改变重塑城市公共空间
违建拆除,变身美丽花园;巧妙设计,街角重焕光彩。作为全国首个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城市,北京已实现257个责任规划师团队100%覆盖全市街乡镇地区,把规划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成为衔接规划实施“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桥梁。成百上千处“家门口”的改变,正推动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探索出一条公众参与、精细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之路。
老胡同里的新生活
自元代形成的胡同肌理几乎完整保存,大量传统风貌四合院和名人故居分布其中——这就是位于朝阳门街道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在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中,“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榜上有名。
与多数历史街区相似,这里也曾面临居住环境欠佳、院落缺乏保护等问题。
“胡同这么多年,老了,旧了,太需要改善了,所以看到这些年轻人来这儿,我觉得特别有希望。”居民邵孟君口中的年轻人,是指在这里深耕多年的责任规划师。以大杂院内公共空间改造为突破口,规划设计团队反复进院子摸底几十次,推动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合理划分和风貌环境美化。
如今,走进史家胡同45号院,濒临倒塌的垂花门得以原貌修缮,废弃煤棚和违建拆除后,既提供种花种菜、晾晒衣服的空间,还增加了无障碍设施。
“在城市更新与发展过程中,每一项新制度的诞生都要经过漫长的孵化、检验和打磨。北京的责任规划师制度就是这样酝酿产生的。”市规自委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4版总体规划编制时期,北京就开始初探制度研究。2008年起,以东四南为代表的多个实践探索相继落地,逐步获得认可。
2019年5月,《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发布,责任规划师以独立于政府和居民的第三方身份,为基层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一系列城市精细化更新改造的项目不断落地。胡同里的“微花园”向老旧小区里延伸,塑造出更多具有人情味儿的城市公共空间。
边角地焕发新活力
在芍药居北里三社区,名为“太阳粒子能量场”的小微公共空间将于近期开工改造。这处街角空间面积不大,却服务于周边五六万居民。责任规划师团队介绍,从早8点到晚10点,几乎全时段都有人在这里活动,其中“一老一小”使用频率最高。
然而,从现状看,场地内部健身器材已经老化,已有设施不适合儿童;场地中央座椅暴晒,边角空间也利用不当。如何设计营造适合全龄居民使用,特别是对儿童友好的城市活力公共空间?
从2021年5月至今,责任规划师团队和芍药居北里三社区共同策划,除了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还邀请社区儿童代表化身“小小规划师”尽情畅想,在公众参与中对方案细致调整。取太阳宫乡“太阳”的寓意,融合“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社区口号,小微空间以“太阳粒子”为主题,打造充满活力的“能量场”。改造后,场地中央将变成安全舒适的儿童活动区,西北角结合读报台、漂流书屋等打造为社区文化角,设置风雨连廊。
海淀区“石油共生大院”把曾经的“四不管”地带变成石油工业风的网红打卡地,副中心金侨时代家园将废弃喷泉改造成全龄友好空间“生命之环”,立水桥站、北苑站、八里桥站等多个地铁站口添街角公园……责任规划师协助基层政府,探索以街区更新带动治理创新的新路径。仅在2021年,他们就深度跟踪近3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还孵化落地100个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更新项目,努力为市民提升“家门口”的幸福感。
“小玄关”酝酿“大智慧”
疫情暴发后,社区出入口作为临时防控卡口,成了最重要的管控阵地之一。然而,众多老旧小区的门口仅有一道栏杆,临时帐篷通常结构简陋、使用不便。在海淀区梅园小区,改造后的“社区玄关”能遮阳挡雨,测温、扫码、快递取放等多种功能都被集纳其中。
马连洼街道责任规划师(高校合伙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梁思思介绍,“社区玄关”的创新设计还在于材料的选择。远看是温暖的原木色,近看方知其中玄机——原来,“社区玄关”使用的是工业用纸的内芯纸筒,兼顾木质的色调和耐用的硬度,环保可回收。
责任规划师还探索应用无人机、大数据、“人本观测”等新技术协助开展社区工作。朝阳区双井街道,责任规划师在服务片区内搭建“城市大脑”,客观感知、记录、分析公众行为数据以支撑规划方案;西城区大栅栏街道,责任规划师在多年驻地调查和大数据观测中,设计研发“@杨梅竹”智慧胡同系统、街巷院屋全景扫描体验平台,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市规自委主任张维说,“十四五”时期,责任规划师在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要实现从“有”向“好”、从“粗”到“精”的转变,以“绣花功夫”推动首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专家点评
责任规划师制度是完善城市治理的创新举措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设立街乡镇责任规划师,是北京的一项开创性工作,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治理制度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三年来的工作,责任规划师制度已初步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不同程度的好评。
当前,城市建设方向发生重大调整,城市更新正式提上了日程。它是在城市建成区内,对老旧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环境、市政道路设施以及腾退工厂企业等进行修复整治改造提升;它不是疾风暴雨式的开发建设,而是旨在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小微型、渐进式、深入细致的更新改造工程。这正好是责任规划师拿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使责任规划师有了用武之地。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过去一直苦于“规划不落地”。而责任规划师就是加强基层规划实施工作的参谋助理,相当于基层规划建设工作的“家庭医生”。北京要不断探索完善责任规划师制度,激励责任规划师应主动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将规划设计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成为上下沟通及联系的桥梁,推动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邱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