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艺人桑吉才让:用画笔描绘人生梦想
图为桑吉才让的故乡
中国西藏网讯 1988年,桑吉才让出生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故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村,藏语称它为“桑格雄”,意为雄狮奔驰的盆地。这里自古就享有“藏族画家之乡”的美誉。虽然吾屯村是个纯农业村,人多地少,但它从历史上就是热贡地区最富有的村落,吾屯艺人把画笔和雕刀当作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工具。
图为桑吉才让(中)的父亲拉么才让(左)用心传授泥塑技艺,拉么才让的孙子(右)跟随学习
桑吉才让的父亲拉么才让是一名泥塑艺术家,父亲从远方回家后,总会给桑吉才让讲述寺院艺术创作的经历,并且父亲只要在家就会拿起雕刀雕塑佛像,这些都给桑吉才让的童年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
图为桑吉才让
在十岁那年,父子俩经过协商决定,桑吉才让学习唐卡绘画艺术,这样父子俩以后结合起来能够做好泥雕、彩塑、建筑彩绘、壁画、唐卡等多种热贡艺术门类。父亲带着他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家拜师,夏吾才让绘画技艺高超,培养学徒经验非常丰富,并且为人和善,当即便同意收下桑吉才让为学徒。
图为桑吉才让
热贡唐卡艺术的学习,是一个慢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桑吉才让说:“夏吾才让大师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从学习唐卡艺术的第一天起,老师就给我纸和铅笔,他嘴里念着造像度量经,手不停地在纸上画,这种原始的传承方式,学生耳听理论、眼看画面、心记要害、用手模仿,基本上所有的造像理论都是以耳听心记的方式学到的。”
图为夏吾才让大师教徒弟们学习唐卡绘画技艺
桑吉才让在夏吾才让大师的教导下系统学习了制造画幔、浆制画布、矫正打线、定比例、构草图、定稿工序及各类佛像头部结构图的构造方法、各类佛像佛身结构图的构造方法。
图为唐卡艺术中所需的颜料
关于矿物颜料的调配使用方面,桑吉才让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桑吉才让说:“矿物颜料的浓淡、干湿、冷暖的色调搭配具有许多自己探索研究的东西,很多技艺书本上是没有的,只能自己依据大的理论框架去探索出来。”
图为唐卡艺术中所需的颜料
唐卡色彩的绚丽闪烁是热贡唐卡艺人绘画技艺的一大特色,也是桑吉才让最拿手的本领之一,比如一样的颜料,研磨的时候不同的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温度会产生同一颜料色泽深浅的色差,即速度决定温度,温度决定色差,这就要根据画面颜色的需求来确定研磨的速度。
图为唐卡艺术中所需的颜料
桑吉才让常说:“热贡唐卡艺术是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作用中产生、传承、发展,与文化所处区域的山脉、河流、气候、社会观念、社区变迁、居住环境紧密联系,是一种连接土地、天空、社会和自然的生态结构的产物。”
图为桑吉才让作品
桑吉才让深爱着这门传统艺术,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唐卡艺术的创研中。他在继承优秀传承体系的前提下,先后到西藏、内蒙、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的许多佛教寺院创作了诸多精美佳作,并且到内地访师问友,多方游学,不断吸纳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艺术养分,充实自己的绘画技艺,艺术创作的实践使桑吉才让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图为桑吉才让
他绘制的唐卡,以精湛流畅的线条、亮丽灵活的色彩在信仰与技艺之间圆满交融,使时间与空间形象宛如穿越于画面之上,不断衍生出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从桑吉才让作品严谨的构图、规范的造型、精湛的技艺能够体会到桑吉才让一路走过来的艰难足迹。
图为桑吉才让作品
2006年,他的唐卡作品《释迦牟尼》在第二届热贡艺术作品大汇展中荣获三等奖,2007年,他的作品《文殊菩萨》在第五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二等奖,唐卡作品《五部文殊》《释迦牟尼与十八罗汉》分别于2009年和2015年荣获全国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奖。
图为桑吉才让作品
2011年,桑吉才让第一次到湄洲岛妈祖庙,适逢朝拜妈祖祭祀大典,气势磅礴、恢宏壮观的祭典仪式深深打动了桑吉才让,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感受着妈祖信仰力量的时候,桑吉才让第一时间想到了藏地普度众生的度母。
图为桑吉才让作品《神昭海表》
2014年,桑吉才让撑开画布,落下了《神昭海表》巨作的第一笔。在七年的时间里,桑吉才让潜心绘制,栩栩如生地呈现妈祖祭祀大典盛况。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索南多杰观看《神昭海表》后高度评价这幅作品既有鲜明的沿海地域性特征,也有融合多种创作风格的综合性特征,更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审美性特征。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来文赞赏此作品法度精严,用线工整流畅,画面富丽堂皇,又纤毫毕现,极尽工细,在庄严的神性中融入了温馨的人性,有了份亲切。
图为桑吉才让作品
桑吉才让始终把传承发展热贡唐卡文化艺术、不断丰富热贡唐卡艺术内涵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用画笔不断描绘着自己的人生梦想。2013年,他被评为同仁县热贡唐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他被评为黄南州热贡唐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被评为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并荣获青海省文学艺术奖。2018年,他的作品《文殊菩萨》在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上给世人展示了热贡唐卡艺术独特的魅力,2019年,他的唐卡作品《自在观音》(黑唐)、《四臂观音》(彩唐)、《阿弥陀佛》(彩唐)、《释迦牟尼与十八罗汉》(彩唐)分别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厦门市美术馆、福建海峡艺术馆、热贡文化博物馆收藏。(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角巴 记者/赵二召 图片由桑吉才让提供)
图为桑吉才让作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本土话剧《八廓街北院》:共饮一井水,同为一家人
近日,由自治区话剧团打造的西藏本土话剧《八廓街北院》在自治区藏剧团剧场演出。[详细] -
陶瓷工艺和唐卡艺术的精彩碰撞
陶瓷唐卡着色的难度不仅仅是人们表面看到的填色的准确均匀,还在于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陶瓷绘画上特有的颜料。[详细] -
匠心制瓷 凝结西藏传统文化
这些牦牛骨质瓷的由来,需要从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建涛讲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