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天路72拐”守护者
中国西藏网讯 4月,祖国大地早已是一片春意盎然,郁郁葱葱,处处充满生机,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徐徐展开。然而邦达小镇的春天总是比内地整整迟到两个月。
图为养管路段“天路72拐”景观。摄影:陆文凯
日前,笔者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驱车沿川藏线南下,去探寻驻守在“天路72拐”的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养护十七中队官兵。
300多公里路程,车辆足足行驶了8个小时,一路上体验了“一山有四季、十里景不同”的四季交替。
从怒江沟翻山而上,经过1小时30分,就抵达业拉山垭口,仅仅36公里道路海拔落差就达1800米,较多的崎岖回头弯又叫“天路72拐”,是过往司机望而生畏的险点之一。
业拉山海拔4658米,站在山顶,寒风呼啸,不时还能听到从谷底掀起的汹涌的怒江波涛声。
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养护十七中队就驻扎于此,主要担负着川藏线田妥镇至嘎玛沟路段90公里的道路养护保通任务。中队驻地邦达镇海拔4300米,是该支队驻川藏线海拔最高的中队。
图为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交通指挥。摄影:陆文凯
图为对病害路段进行整治。摄影:陆文凯
“请靠边停车等候,我们正在前方对损毁路面进行抢修,请您配合,谢谢!”车辆继续往前行驶,突然被一名武警战士叫停。休息间隙,笔者走进这群武警官兵,与其聊天得知,他们正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养护十七中队官兵,现正在对养管路段进行日常维护。
图为把沥青车倒出的沥青摊铺平整。摄影:陆文凯
傍晚时分,寒风阵阵席卷而来,不时还挟裹着雪粒和砂石,吹打在脸上像刀子一样刺痛。为了尽快修补完坑槽路面,早些时候放行车辆,倒沥青、摊铺、碾压、浇缝……官兵们分秒必争,每个环节都衔接得恰到好处。尽管气温逐渐走低,但忙碌的劳作,不一会功夫就让他们大汗淋漓。
30分钟过去后,位于道路中央的一块20平方米的坑槽路面修补完成。为保证质量,一名官兵一个大步跨上去,凭经验进行了检查。“班长,路面平整,压得严实,粘合性较好……”他用一连串专业术语作着报告。
夕阳西下,天色渐晚。为确保车辆安全顺利通行,官兵们一边忙着指挥车辆,一边急于做好群众解释工作。在指挥下,两端车辆纷纷有序排队通过,一阵阵鸣笛声向官兵们表达了谢意。
“孩子,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守护我们出行平安,祝你们身体健康……”四川籍自驾游客李女士见官兵们满身尘土,眼含泪水感动地说。
以雪山相依,以长路为伴。官兵们常年坚守雪域“天路”,满身泥土灰尘已是常态。
放行车辆缓缓驶出路的尽头,落日余晖渐渐从业拉山顶划下。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官兵们总算松了一口气。抬头望向战友,只能看见洁白的牙齿和闪亮的眼睛,其他部位已被一层黑黑的烟尘覆盖。“我们用‘黑脸’换‘天路’畅通,值得!”谈笑间,他们互相打趣说对方似“黑人”。
伴随着欢快的笑声,官兵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工作,回到营区已是晚上10点。
有人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平地行走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躺着不动心脏负荷也相当于在内地爬上七层楼梯……海拔如此之高,条件如此恶劣,环境如此艰苦,是什么支撑着官兵扎根西藏高原,坚守雪域“天路”?
“不怕海拔高,不怕困难多,不怕任务重,不怕‘天路’险。”这正是官兵们献身强军实践的铮铮誓言,中队长陈鹏的回答拉直了这个问号。
图为武警官兵在养管路段里程碑旁合影留念。摄影:陆文凯
如今,西藏正搭乘雪域“天路”发展快车,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正续写新时代西藏的繁荣。(中国西藏网 文/陆文凯)
-
藏族火车司机“雪域天路” 演绎“飞驰人生”
40岁的洛松次仁是一名拥有13年驾龄的青藏铁路公司的火车司机。”[详细] -
青藏铁路女职工的“天路”司机梦
今年30岁的张梦晨在2013年成为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站的一名客运岗位职工,2018年1月被调至西宁站成为一名火车售票员。[详细] -
【风雪征程忆当年】十八军进藏修公路,诞生名曲《歌唱二郎山》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