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高天厚土 绿意盎然

发布时间:2020-07-30 19:17:00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拉林高等级公路达孜至甘丹寺沿线,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安装集水托盘。记者 李梅英 摄

  “十几年没来,真是没想到,现在拉萨绿化做得这么好,山上都种上了树。”日前,在拉萨市南山公园游玩的游客陈女士说。

  2016年以来,西藏自治区通过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防护林体系、西藏“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西藏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造林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532.93万亩,给西藏自治区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

  增加:环境变美了

  “现在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有一块经济林木种植地,主要种植苹果、葡萄、水蜜桃、梨子等,看起来像世外桃源。”林芝市朗县洞嘎镇卓村村民们说。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国土绿化的决策部署,按照区党委 、政府对3年内完成海拔4300米以下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准编制方案,强化督促检查,密切加强协作。目前,各市(地)、县(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积极筹措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截至2019年底,全区7市(地)共消除1079个“无树村”和10.47余万户“无树户”,全面完成消除“无树村”、“无树户”工作的建设任务,拓宽了高原绿化的新领域,开启高原国土绿化的新篇章。

  在那曲市,将树种活曾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结束那曲“不长树、无树木”的历史,近20年来,那曲市林业主管部门一直在探索研究那曲高寒高海拔城镇植树试种工作,那曲植树试种从无到有,如今已试种各类苗木3.2万余株,各单位零星院落植树试种绿化初具成效,高山柳、中国沙棘等树种表现良好,高寒高海拔城镇植树试种得到进一步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支撑西藏那曲植树取得阶段性成果”上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

  “单位有树了,上班时心情都会很好。”那曲市某单位职工李先生说。

  质变:群众钱包鼓了

  “现在基地内已种植有绿化苗木、经济林果苗等48个品种88万株。”山南市桑日县旭日千亩苗圃果园基地负责人巴桑达瓦介绍。2018年以来,该基地已发放工资600余万元,带动60余人实现稳定脱贫。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快苗圃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9个千亩以上共计3.5万亩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拉萨市曲水县、山南市扎囊县2个万亩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完成;稳步推进林芝市米林县、昌都市2个5000亩以上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建成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4市5个1000亩以上林木良种基地。

  目前,全区共有苗圃238个,年生产苗木3500万株以上,同时,拉萨河流域、雅江中游贡嘎至桑日段、日喀则市大竹卡至桑珠孜区等地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雅江岸边的森布日村曾被称为“沙子村”,因为风沙大,地里没法种粮食,只能靠做皮具卖了换粮食。经过多年造林人的努力,雅江两岸早已是绿意成海。不仅减少了风沙,还为群众造就了一座“金山银山”。据统计,目前山南市有3.04万余名群众直接参与公益林管护,每年为群众增收7373余万元,林业项目每年为群众增收90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地添绿、人增收”。

  山南贡嘎县森布日村村民达瓦说:“种了树,不仅家门口环境变美了,还能帮助村民增收,这日子赛过‘活神仙’。”

  创新:高原绿化有“门道”

  6月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启动2020年飞播造林试验飞行作业,这是全区首次开展飞播造林工作,填补了西藏无飞播造林的空白。经过20天,490架次,共计130小时的飞行作业,目前,西藏自治区已经全面完成了今年的飞播造林工作。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飞播造林试验示范的批示精神和要求,自治区林草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飞播造林试验有关事宜,由自治区林科院组织开展飞播造林工作,拉萨雪鹰通用航空公司负责飞机播种造林,陕西省林业局飞播站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在9个飞播作业区,其中拉萨市7个、山南市2个,完成飞播造林21.76万亩,播种中国沙棘、臭椿、锦鸡儿、砂生槐、沙蒿等树(草)种约119.3吨。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首次进行飞播造林试验,接下来将紧抓监测等一系列工作,希望能形成一套符合西藏实际的技术措施。这次如果成功,对于加快西藏国土绿化进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年来,为加快国土绿化步伐,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营造林积极性,西藏自治区还积极推进营造林“先造后补”试点工作,创新营造林建设机制,实现营造林从重数量向重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在今年年初启动营造林“先造后补”工作,在拉萨、山南、日喀则3市开展试点工作,共有14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参与试点工作,安排实施营造林11万亩,管护措施得到切实加强,造林质量明显提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营造林‘先造后补’政策,将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与造林成效相挂钩,切实调动了社会主体参与营造林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造林成效不高的问题,确保了造林质量和成效。”自治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