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澜沧江源 守好“第一岗”
而立之年的尕松义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个80平米的4口之家简洁又温馨;服装店经营的生意蒸蒸日上;作为生态管护员,每年还有一笔收入;基本医疗得以参保补助……说到这些,尕松义西说:“以前想都不敢想”。
“牧民希望家园”小区内的一个石头上,“感恩”两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
采访尕松义西是在他家,一个位于澜沧江源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牧民希望家园”小区内。
这是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在杂多县,这样的小区有两个。
“易地搬迁”这四个字于这里而言,不仅是杂多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精彩破题,更是对“保护一方水土,守住绿水青山”的责任担当。
杂多县,是距离青海省省会西宁最远的一个县,由于地处偏远、人口稀疏、产业单一,杂多县也是青海省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作为亚洲唯一一条江连六国的国际河流澜沧江的源头所在。做好源头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对推进三江源国家体制试点建设意义重大。
尕松义西和妻子仁措
2016年,为保护源头生态和向贫困户提供更好的住房,实现“安居与乐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尕松义西和其他711贫困户一样易地搬迁到杂多县城,同时县里也结合本地实际,为搬迁对象安排生态管护员岗位等公益性岗位就业,使易地搬迁来的贫困户留得住、脱得贫。
也是这一年,尕松义西一家人生活方式得以改变,从此之后他们开始了对贫困的加速逆转——他们搬进了新家园;他从一位牧民转换身份做了一名生态管护员。
未搬迁以前,尕松义西住在杂多县扎青乡北部的达青村,这里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澜沧江源头,平均海拔5400米。
“那个时候过得很难,一家人就挤在一顶小小的帐篷中。”曾经,“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这一现实困境,像一幅千斤重担压在尕松义西肩旁上,瘠薄的草原磨练着妻子的生活技艺,不论夫妻二人如何坚韧,获得的还是并不妥定的时光。
从杂多县城到达青村,距离有280公里,即使开车也要走4到5个小时。这条路,尕松义西再熟悉不过。以前,为生活奔走四方,走的是这条路;现在,为保护源头生态,走的也是这条路。
从“养不活”自己的地方搬迁出来,再回去保护那片山山水水,守护澜沧江源第一岗,成为现在尕松义西的日常生活。
经过专业培训,尕松义西上岗成为澜沧江源头的生态管护员,每月有固定工资,县里还为管护员们配备了服装、管护用品等装备。随着生态管护员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收入提高,他的工作热情也更加高涨,在生态巡护、保护动物、清理白色垃圾、政策宣讲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作用,成为澜沧江源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尕松义西(左二)给澜湄万里行中外记者翻看手机中野生动物的照片
一年到头,尕松义西每个月都要到澜沧江源头巡护。有路的地方骑摩托,没路的地方就步行。除了日常巡护,种群手机、观测野生动物也是重要的巡护内容。
不仅仅是生态管护员,尕松义西说,近些年澜沧江源的保护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和黑土滩治理、种草等生态修复工作后,当地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草山更绿了,湿地也增多了。
源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也逐年增多。尕松义西清楚的记得哪个山头有雪豹,哪个山沟有白唇鹿出没,哪块湿地有黑颈鹤栖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0年4月,杂多县终于退出贫困县序列。
“小康看自己。”三年前,尕松义西和妻子仁措在县城开了一家服装店,平时由妻子打理,巡护的闲余时间,他会从西安、兰州进货,一年下来也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
更大的踏实来自巡山。“每次进山要走十几天。”起初还觉得有些累,可时间久了,尕松义西渐渐寻回了与青山绿水打交道的乐趣。
采访当天,听说记者一行到来,仁措早早准备了酥油茶和好多食物。说起丈夫的工作,她的脸上现出笑容,“他的工作,我们全家人都高兴。”尕松义西在一旁听着,也一直在笑,“我现在是一名生态管护员,是守护澜沧江的第一岗,感觉很光荣……”
说着他拿出手机,一边翻一边给我们介绍:“你看这里是澜沧江源头,叫‘扎西乞瓦’,是一口泉水,以前挺小,现在都成小湖泊了……”
杂多县扎青乡的澜沧江源。(资料图)
走在澜沧江畔的“牧人希望家园”内,老人闲坐,孩童奔逐,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小区广场一块大石头上,“感恩”两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
澜沧江对生命的滋养,没有人比这里的百姓更理解;水对乡土的塑造,也没有人比乡亲更尊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相互的供养关系是自古的朴素法则。保护河流山川,就是保护永续发展的命根子。
结束在杂多县的采访,记者一行沿澜沧江顺流而下,放眼望去,草原已经枯黄,几只野生动物的出现,打消了一路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劳。欣喜之余,在那高山峡谷中,想必有很多和尕松义西的生态管护员,正忍受着高海拔,顶着狂风,孤独行走,为我们守护这一方源头活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海西:着力提升生态管护员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宣传和巡护工作,以维护州内保护地自然资源安全为己任,做到管好青山、护好绿水,为海西林草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详细] -
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 已持续向中原地区输送绿色能源26.37亿千瓦时
近日,记者从海南州了解到,截至10月15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昼夜不停地向中原地区输送绿色能源26.37亿千瓦时。[详细] -
西藏昌都:厚植最美底色
全市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生态屏障功能逐步增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