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乡村振兴

尽锐出战 坚决打赢昌都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0-06-15 14:45:00来源: 西藏日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根本要求。昌都作为西藏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成本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是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昌都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环节,突出民生为本,着眼边疆巩固,结合保护生态,正确处理长期性和短期性问题,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脱贫责任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吊高胃口,用绣花的功夫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昌都市脱贫攻坚实现从温饱型扶贫向发展型脱贫转变,从依赖政策性补贴救助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转变,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单一政府扶贫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转变,从整体扶贫向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转变,广大群众思想观念从“要我脱贫致富奔小康”向“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转变。2019年底,昌都市112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县(区)全部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一、产业扶贫换“穷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必须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昌都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正确处理农牧民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正确处理脱贫与致富、脱贫与脱困、近期与远期、大产业与小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非建档立卡贫困户、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确立“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发展思路,围绕“五大养殖基地”和“七大种植基地”产业布局,重点扶持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文化、商贸流通、资源开发6大产业项目,推行企业先期投入30%、政府再跟进投资30%、金融贷款40%的“334”产业扶贫投资模式和带岗位就业、带劳务输出、带入股分红、带订单增收的“四带”增收模式,探索土地流转、牲畜托管、合作林(牧)场、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产业扶贫新举措,实行资金跟着贫困群众走、贫困群众跟着致富能人走、致富能人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做大做强农牧特色产品和乡土产业,扶持发展专业大户、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和农牧民施工队,辐射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82个,建立类乌齐牦牛肉、卡若香猪、红拉山鸡、阿旺绵羊等养殖基地,培育龙头企业22家,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30家,采取“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二、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

  昌都地处藏东高原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生态脆弱、群众居住分散,特别是像“三岩”片区、夏里三乡等深度贫困地区,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昌都市以改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为主线,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正确处理扶贫搬迁向城镇聚集和向生产资料富裕、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的关系,注重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相结合,科学编制深度贫困地区整乡、整村搬迁和分散搬迁专项规划,确立靠县城、靠乡镇、靠中心村、靠景区、靠产业园区、靠交通要道,方便安置点选点规划、方便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公共服务配套、方便群众发展产业、方便交往交流交融,避让地质灾害隐患、避让地震断裂带的“六靠五方便两避让”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原则,实行安置点与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同步规划实施,注重以岗定搬、以业定迁,持续加大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力度,扎实做好搬迁群众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接续服务工作,确保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有事做、能致富”。2016年以来,昌都市共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68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万人,目前,所有安置点已全部完工并实现入住;贡觉、芒康两县“三岩”片区7乡已确定搬迁意愿1490户9581人,占搬迁总人数的82.56%;已完成跨市搬迁安置1146户7211人,占搬迁总人数的62.14%,今年底将有望实现“三岩”片区1801户11605人的跨市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目标。

  三、生态扶贫变“红利”

  昌都作为西藏第二大林区,是藏东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美丽西藏、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昌都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发展经济林和苗圃“两大生态产业”,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营造林和退耕还草“四大生态工程”,健全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岗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保工程”管护补助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四大生态机制”,将造林绿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众倾斜,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村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荒山荒地荒坡,利用房前屋后、“四旁”宜林地和农户庭院、自留地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和林下资源种养业,开展海拔4300米以下无林乡镇、无林村组、无绿院落、无树农户的消除工作,推进25度以上坡耕地和非基本农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探索“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精准落实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让贫困群众享受到生态保护红利,使20余万名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实现保护生态和群众增收“双赢”。

  四、教育扶贫拔“贫根”

  昌都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将教育资源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制定全市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双线控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四书制”,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学生信息采集建档工作,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到14.8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5%以上;严格落实15年免费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和建档立卡(含农村低保)贫困家庭学生“三免一补”政策,健全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救助政策体系,制定出台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及时对困难家庭大学生进行资助;紧盯“五个100%”目标,科学调整校点布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乡镇标准化寄宿制中心小学建设,“十三五”期间整合39.16亿元推进昌都市标准化学校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教师队伍振兴计划,积极引进紧缺学科教师,深入开展国培、区培、市培和送教下乡等活动,扎实推进教育组团式援藏,建立完善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模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昌都市教育教学水平基本接近全区平均水平。

  五、社会保障兜“底线”

  昌都贫困人口多,因病、老、残、弱致贫占比大,医疗卫生事业短板较多。昌都市坚持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将符合条件的五保户、低保户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范围,建立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为主,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辅,以慈善等社会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围绕“三不出、双下降、一提升”目标,以市创“三甲”、县创“二甲”、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居)卫生室提质改造为重点,“十三五”期间统筹整合20.34亿元,持续改善各级医疗卫生条件,市妇幼保健院已竣工交付使用,市人民医院、市藏医院“三甲”和洛隆、丁青等5县人民医院“二甲”成功创建,完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85个,配套“一村、一室、两医”村级卫生室1119个。制定全市农牧区群众医疗费用报销简化程序实施办法、建档立卡贫困户方便就医实施意见,出台农牧区群众报销“一站式”“一单制”服务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先心病和白内障免费救治,设立市县两级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基金,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结合农牧区群众居住偏远分散、医疗服务半径大、成本高的实际,市财政投入2614万元为每个县(区)配备3台车载流动医院,向138个乡镇发放孕产妇接送车,通过进村入户为农牧区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打通了偏远贫困群众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保障。

  六、就业扶贫鼓“钱袋”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稳定一家,这是农牧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期盼,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昌都市着眼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脱贫覆盖面,正确处理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注重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精准建立工作台账,对昌都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台账管理。按照实名、实训、实技、实用、实效的要求,明确培训重点、培训人员、培训时限,创新“1+N”军旅式培训模式,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开展了建筑施工、机械操作、唐卡绘画、面点制作等20余种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蔬菜种植、果树栽培等17种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就业抓培训,抓好培训促就业,出台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十项举措,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项目,开展产业工人、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大力开发“门口”就业岗位,使农牧民群众实现不离土不离乡转移就业;结合当地特色旅游业、服务业等入手快、门槛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实际,针对性开发了餐饮、宾馆、理发等就业岗位;重点扶持从事特色种植养殖、旅游文化、藏医藏药、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民族手工业等优势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深化拓展项目建设吸纳就业机制,确保昌都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中吸纳本地人员务工占用工总量的30%—60%,政府投资400万元以下项目交由本地有资质的农牧民施工队实施,并保障吸纳当地农牧民劳动力占用工总量的80%以上;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创业,实现了培训引导就业一人、精准脱贫一户的目标。

  七、志智双扶富“脑袋”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昌都市通过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讲习所”等,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广泛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开展党建促脱贫攻坚为抓手,建立1名乡镇领导、1名扶贫专干、1名公安干警、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村(居)“两委”干部包片负责1个贫困村(居)脱贫攻坚工作的“五包一”机制,组建宣讲队伍,分批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户,大力宣传脱贫攻坚重大意义、政策举措。深入开展志智双扶,大力实施政策宣传、宣讲教育、新闻宣传、专题活动和科普教育“五个覆盖”工程,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学习脱贫政策,积极主动参加就业致富技能培训,积极主动参与就近产业发展,积极主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增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搬迁点自家房屋建设,享受生态岗位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履行岗位职责,有适龄儿童的家庭积极主动送子女上学,广泛调动了贫困群众依靠自己勤劳双手脱贫致富、过好当下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社会帮扶聚“合力”

  社会帮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昌都市深入贯彻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统筹对口援藏、定点扶贫、干部结对等力量,建立“集团式包县、市领导包片、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包户”和水电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承担本区域内10%的脱贫攻坚任务的社会化帮扶机制,确立市级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县处级干部帮扶2户贫困户、科级及以下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的“321”干部结对帮扶原则,建立援藏省市企业干部职工与昌都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县对县、乡对乡”帮扶活动,深入实施“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导非公企业通过就业帮扶、公益帮扶、技能帮扶、产业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构建了“多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汇聚了脱贫攻坚工作没有“局外人”的强大合力。(昌都市脱贫攻坚指挥部)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