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光华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国家的号令。
贫困是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而西藏的脱贫攻坚,难度更甚。
西藏的贫困状况,可用“广”“大”“高”“深”四字归纳。即贫困人群所居地域广阔;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人群所处环境海拔很高;整体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但是,西藏的扶贫成果,不仅连续4年在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被中央确定为“综合评价好”的省市,而且绝对贫困已基本消除。
在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的征途上,无数个党员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白伟伟就是其中的一个。
白伟伟,1985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2004年12月,19岁的他到西藏当兵,2007年退伍之后通过考试成为了山南市乃东县(后改为乃东区)财政局的一名公务员。
吕梁市位于山西中部西侧,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机关所在地。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耳濡目染,白伟伟身上也有着这样一种英雄气节。
西藏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2015年11月,他主动请缨,申请到乃东结巴乡格桑村出任第一书记。
格桑村232户85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72人。2015年,格桑村被评为软弱涣散村,基层组织薄弱。
驻村第二天开始,他就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带领下,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把脉致贫原因,核实贫困信息。
在调研的过程中,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他每到一户,都会拿出本子,随问随记,像个学生,很认真。
洛桑卓玛是格桑村的贫困户,她家三口人中,她自己身体不好,大女儿达珍在家务农,小女儿益西卓嘎在读书。家里挣钱的人少,花钱的地方多,生活过得很艰难。
十一月的乃东县,已是萧萧寒冬。狂躁的风猛烈地吹着,雪花像刀子一样被风挟裹,硬硬地砸在人的脸上,如玻璃碎渣扎人般的痛。但洛桑卓玛一家却穿得破旧单薄,难御瑟瑟寒风。她们所谓的家,四壁透风,陋室空空。
看到母女三人自卑、羞涩而又无助的眼神,白伟伟的心里莫名地难受。
通过调研了解到洛桑卓玛家具体困难的那个晚上,他又失眠了,自己在她们眼中如同阳光,携着温暖,那么我该如何帮助她们呢?
为了使洛桑卓玛家尽早脱贫,他觉得达珍如果利用农闲去城里打工,也许能够多挣一份钱。
虽然洛桑卓玛身体不太好,但是农闲时节还是可以照看庄稼的。
可是达珍能打什么工呢?达珍没有文化,要是好找工作的话,也许早就去城里务工了。
不过,洛桑卓玛家令白伟伟恻隐的同时,也让他发现一个亮点,那就是洛桑卓玛家徒四壁,却打扫得很干净,这在当地村民中很难得。
那达珍愿意去做保洁吗?
也许做保洁的工作要好找一些,也不需要什么文化。
当然,这事还得跟洛桑卓玛母女商量才行。
当白伟伟将此想法告诉洛桑卓玛和达珍后,母女俩当即表示太好了,并连说谢谢。
之后,他便利用周末四处求人,最后在山南市职业学校为达珍找了份保洁的工作。
苦寒的生活之路是逼仄、陡峭的,但关爱之路是宽广、敞亮、备至的。
望闻问切,方能找准病根,并对症下药。
通过逐户走访调查,白伟伟深刻认识到,要拔掉穷根,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让村民长期受益的集体经济,实现从“输血”变“造血”。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困难,却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村民之间的沟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与村民沟通,自己怎么帮助他们?
他决定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我要学会藏语!”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他从此和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规定自己每天要学多少藏语词汇及句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他不仅能够与乡亲们使用藏语交流,与他们像朋友一样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聆听他们的心声,还能叫出村里每个人的藏语名字。
爱,是感情的基础,是心灵的焰火,是距离的天敌。
白伟伟的努力既获得了乡亲们的认同,也让乡亲们感动,更照亮了梦想的天空。
虽然自己学习藏语的成绩不错,但是身为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学习藏语不是目的,要让格桑村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该村村民脱贫致富呢?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目光放在项目争取上。
要想秋天有丰硕收获,你得春天有播种才行呀!
白伟伟懂的政策多,工作方法多,也很有韧劲,有了想法,他不怕不能实现。
乃东区财政局局长才仁顿珠对此印象十分深刻。
有一次为了争取一个项目,白伟伟守着才仁顿珠谈,让才仁顿珠叫苦不迭又十分感动。
那几天,白伟伟守在才仁顿珠的办公室,才仁顿珠忙,白伟伟不打扰;办公室有人进来找才仁顿珠,白伟伟便端茶倒水,然后出去转一圈。等别人一走,白伟伟又回到才仁顿珠办公室,继续谈自己的项目规划……
反正格桑村这个项目的事情没解决,他就守在财政局不离开。
就这样,他申请到了投资8.58万元的能繁母猪养殖项目。之后,用同样的方法,他又申请到了投资30万元的高效奶牛养殖项目。
这些项目,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破天荒的“种子”,在原始荒僻的格桑村里生长,为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动力。
白伟伟带着村民们努力地行进在脱贫攻坚的艰难道路上,但却不时遇到一些麻烦,阻逆脱贫的方向。
2016年7月,一场突降的暴雨引发了格桑村二组擦沟段洪涝灾害。
白伟伟迅速与村“两委”班子组织干部群众投入到防汛抗洪工作一线,挖填坑洞、搬运沙袋、清除路面淤泥,确保村民生产生活安全。
爱在奔流,灾情在退却。忘我地工作,也让白伟伟付出了代价:他的右脚被石头砸伤,鲜血直流,把他穿的凉鞋都染红了。
“天啦,白书记,你快看你的脚,流了这么多血!”村主任索朗达杰突然指着白伟伟的脚惊呼。
白伟伟装作没事:“没关系的,刚才被石头砸了一下。”
“你看血流得好厉害,而且脚也砸青肿了,快到村医务室去治一下。”
“这有啥?”白伟伟笑了笑说,“我曾是军人,军人有一条铁律,轻伤不下火线。”
他说着,撕下自己所穿背心的一角,对伤口进行一番简单包扎,便忍着剧烈的疼痛,继续投身到防汛抗洪的战斗中。
洪水最终退去了,村民们的损失也降到了最低,但由于白伟伟脚上的伤口当时处理得不好,所以感染了,灌了脓,上医院治了一个多月。
2016年8月22日,白伟伟的脚伤终于治好了,但这天他去医院取脚上的纱布,给伤口拆线,准备快乐地开始健康人生的时候,却又因一件突然发生的事而昏了过去……
“在别人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锦上添花容易,难得的是雪中送炭。我要做一个雪中送炭的人!”
白伟伟以军令的方式要求自己这样做。
看到村民磨糌粑粉不方便,白伟伟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1万元建造了水磨坊,自此,全村人都到这里来磨糌粑,省时又省力。
通过调研了解到格桑村幼儿园的孩子中午休息的条件不好之后,他又协调有关部门,为孩子们争取到了床上用品,以及一辆运输用的电动三轮车。
白伟伟不仅是一位实施脱贫攻坚政策的好干部,还是村民心中的“活雷锋”,修电脑、修家电、修汽车、换灯管……什么活他都干得有模有样。
当修理工当然不是白伟伟进行精准扶贫的措施和高明,他的高明在于能够慧眼识未来。
为了格桑村有更多的土地,他特地请相关人才到村里考察,发现村里的戈壁只要平整之后,便能弄出2000多亩可以耕种的土地,这可是好资源啊!
为了使这个规划变成现实,他认认真真地做了可行性报告。这个可行性报告不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支持。之后,他发现乃东区财政局院子里有一辆停放未用的装载机,简直心花怒放:有装载机来平整戈壁,岂不比靠人工平整要事半功倍?
他又开始了游说与奔波,像春风缠绕大地,并最终免费借来了这辆装载机。
村民投劳,有机械化协作,这个项目很快实施起来。
看到这片即将“开垦”成功的2000多亩土地,村民们垂涎欲滴,这时白伟伟说话了:这片土地每个村民都有份,因为今后靠这片土地赚的钱,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改善民生。
荒废了千年万年、被戈壁垄断的土地,在白伟伟的领导之下,在格桑村村民的齐心协力开掘之下,正在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而白伟伟自己春的季节,却在默默地离他而去。
家里人一直催白伟伟结婚,并给他在吕梁老家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但忙于格桑村脱贫攻坚工作、忙于把戈壁滩变良田的他,却一直抽不出时间回老家相亲。
为此事催促多次的父母见他仍不当回事时,父亲忍无可忍:“我不跟你说这么多,你今年必须回来相亲!否则我没你这个儿子!”
“好吧!好吧!我年底回山西相亲!”
脱贫攻坚的任务很重,父母的话又不能不听,孝顺的白伟伟只能认真考虑这件事了,他决定利用2017年休年假的时间回老家相亲,同时把农村的房子装修装修。
好几年没有回过山西老家,白伟伟何尝不想念父母?不想念家乡?不渴望拥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夜深人静,情难自抑,他会将手机里的山西民歌翻出来听,其中放得最多的就是《人说山西好风光》。
不过,再想念、再渴望、再情难自抑,他都是理智的,有所取舍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细想起来,那只能算是儿女情长,而脱贫攻坚,才是大气大义之事。我是吕梁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事业之中,也是吕梁精神的传承。
父母催婚急,认真想想,这当然是人生美好的事。
自己人生中美好的事,当然更应包括格桑村这2000多亩从戈壁中开垦出的,就要完工的土地。
2017年年底两桩美事将顺利呈现,太棒了!
然而,当格桑村2000多亩从戈壁中新开垦的土地刚刚完成之时,决定利用年假动身回山西探亲的白伟伟,却病倒了。
这世间最能焕发生机的是什么?
是真爱,是挚情,是水土,是与阳光同行!
2017年12月10日,白伟伟的身体有些不舒服。忙于脱贫攻坚任务的他并没有多在意,以为只是个小感冒,买点药吃吃,多喝水,慢慢就会好。
谁知吃过药之后感冒症状非但没有消失,他的身体还发起烧来。
2017年12月14日下午,由于头痛欲裂,意识到自己的病有些严重的他,才请假去了诊所看病。
医生在给他诊治时说,他又咳嗽又发烧,病情严重,要注意休息。
但是拿了药之后,心里想着工作的他又立即返回岗位,为脱贫攻坚战斗。
这次感冒确实有些厉害,医生所开的药物也没效果,白伟伟越烧越厉害。
他觉得可能要输液才行。因为除了发烧以外,身体还乏力,呼吸还困难。
2017年12月16日下午,忙完工作后,他又拖着不适的身体,到诊所输液。
就这样连续输了两天液。
疾病噬咬着身体,工作又不愿停,这是一场拉锯战。这次,身体的高烧仿佛跟白伟伟较上劲,始终不退。
可怕的还有程度越来越深的咳嗽,越来越乏力的气喘。2017年12月18日,他还咳得咯血了。
咳了这么些天,喉咙咳破了,咳出点血丝很正常。他不着急,因为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
但是这次医生却着急了,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这是感冒吗?
“不能再这样输液了!我们这里医疗条件有限,你的病不能拖,万一是肺水肿怎么办?”
医生不容商量,于当天将他转到了山南市健民医院。
不幸言中!
山南市健民医院在对白伟伟进行检查之后发现,他的感冒由于延误治疗,已致肺水肿。医生立即对其采取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并给予吸氧、镇静治疗。
继而,见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几个小时后,又于2017年12月19日凌晨两点,将他转到了西藏军区总医院。
由于初期延误治疗,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虽经过两天的努力抢救,白伟伟还是停止了呼吸,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他对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格桑村脱贫攻坚的事业上。
多么年轻,才32岁啊!
虽然到格桑村驻村只有两年多时间,但白伟伟为格桑村作的贡献却是如此闪亮: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年的3.5万元增加到6.5万元;格桑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8792元增加到12973.12元;将格桑村的2000亩戈壁改造成了良田……
他生命中最明亮的时光,留在了这片他厚爱的土地之上。
好人总令人落泪。
或令你感动得落泪,或令你感怀得落泪。
得知白伟伟去世的消息后,格桑村党支部书记旦增白玛哭了,村主任索朗达杰也哭了。整个格桑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蓦然回首,不觉潸然泪下。
“你怎么舍得离开我们呀!以前我儿子的电脑坏了,没人会修,你得知后,当天就利用休息时间来我家里,不仅修好了电脑,还教儿子电脑维护知识。可是今天,我儿子的电脑又坏了,我该找谁修呢?兄弟呀……”
得知白伟伟牺牲的消息后,村民普布卓嘎哭得难以自抑。
白伟伟生前在格桑村驻村,他去世的消息却让桑嘎村的赤列更才痛哭流涕:“兄弟啊,听说你得病之后,我心里很着急,就想这两天到医院看你,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走了!你曾救过我的命,我一直想报答你,现在你不在了,你让我该如何报答你呀?”
那次抗击洪灾中受伤的脚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终于伤好了,2016年8月22日,白伟伟到医院给自己脚上的伤口拆线。之后,当他快乐地告别医生,准备踏上归途的时候,却得知桑嘎村一个名叫赤列更才的贫困户正在做肝癌手术需要输血,却一时找不到相同血型的血液,于是他马上对手术医生说,自己是O型血,可以为赤列更才献血。
医生担心他的身体,建议他少输一点。他却急了:“我今年才31岁,又曾是军人,身体棒得很,没问题的!”
就这样,他为赤列更才献上了400毫升血。
也许在内地献血400毫升不算什么,这可是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啊!
果然,献过血之后还没走出医院,脸色苍白的他就晕倒了。
之后被众人扶起,又是掐人中,又是喝葡萄糖,苏醒过来的他在医院的椅子上休息了好一阵,才勉强能行走。
“兄弟呀!我的命都是你给的呀!也许你不给我献血,你身体的免疫力就不会降低,就不会得肺水肿,也就不会牺牲,是我害了你呀……”
赤列更才絮絮叨叨的哭声,令人断肠。
“白书记呀!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都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你却走了。”洛桑卓玛也悲痛欲绝,“你对我们家这么好,我要让我小女儿益西卓嘎将你的故事写成文章,记在心里。”
……
人们怎么也无法接受白伟伟永远离开的现实。
但,这就是事实,悲痛的事实。
能否接受都是如此。
任何伟大都来自于平凡,任何伟大也成长于平凡,任何伟大更成就于平凡。白伟伟就像一颗引人注目的流星,在曾经接触过他的人们心中,耀眼地留下温暖且透彻的光辉,然后自己却永远地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为了纪念白伟伟,2018年的春节、藏历新年,格桑村没有一家人开展任何庆祝活动。
不仅如此,许多村民还自发地在家里为他点燃酥油灯,祈福念经。
长明的酥油灯,摇曳着发出柔和的光,在藏族同胞的信仰里连接今生来世,为心中的亲人照亮通往天堂的路。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自治区先后有17万人次的扶贫干部深入一线驻村,他们的身影贴近百姓的心灵,风刀霜剑无情割裂粗糙的容貌里,是高寒缺氧摧毁不垮的铮铮铁骨。他们与百姓同吃同住同生产、同思同想同悲喜,然后扶贫扶心扶志更扶智。他们急贫困群众之所急,想贫困群众之所想,他们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有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白伟伟是西藏自治区23名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扶贫干部中的其中一位。
在这牺牲的扶贫干部中,有的倒在了路上、有的倒在了工地上。
有的因为肺水肿而牺牲、有的因为脑溢血而牺牲、有的因为癌症没及时治疗而牺牲、有的因为坠河而牺牲。
有的自己牺牲时也带走了腹中胎儿的生命、有的顾不上相亲牺牲时还未婚、有的牺牲时年龄才26岁……
西藏的扶贫干部,如藏地雪莲,真诚、坚韧、纯洁,给人们带来希望。
而他们的事迹与精神,也如雪莲一样,生长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上,在蓝天下传播,在阳光中传承,在人们心中温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阿里措勤县1600余名党员“一人一份承诺”助力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措美县各基层党组织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党日活动。[详细] -
16.4万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完成
6月底,西藏16.4261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全面完成。[详细] -
搬出大山走上致富“高速路”
对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门仲村的村民来说,这样漫长的出门路已成为过去。[详细]